[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2713.1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9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罗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21/60;G06F16/24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系统 数据 交互 方法 控制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数据交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系统包括:数据输入模块、主控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加密模块、数据检索模块、数据计算模块、运行模块、数据编辑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通过数据加密模块避免出现由于加密处理的工作量过大而占用大量运算资源的问题,保证计算机的性能正常;同时,通过数据检索模块主动将多个用户在同一方面的检索结果进行个性化合并,提升了用户检索的便利性,拓宽了用户的选择范围,满足了多个用户在同一方面的共性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实现了在利用辅助数据更新索引库过程中避免影响对数据检索请求的响应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数据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计算机系统指用于数据库管理的计算机硬软件及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需要大容量的主存以存放和运行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目录、系统缓冲区等,而辅存则需要大容量的直接存取设备。此外,系统应具有较强的网络功能。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组成。前者是借助电、磁、光、机械等原理构成的各种物理部件的有机组合,是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后者是各种程序和文件,用于指挥全系统按指定的要求进行工作。然而,现有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数据加密处理会占用大量的运算资源,影响计算机性能;同时,数据检索体验效果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数据加密处理会占用大量的运算资源,影响计算机性能;同时,数据检索体验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所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加密程序确定原始数据中的关键数据;
步骤二,对所述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加密数据,所述加密数据携带加密标识;将所述原始数据中的所述关键数据,替换为所述加密数据;
步骤三,若所述加密数据的长度大于所述关键数据的长度,则使用预设的填充数据覆盖所述原始数据中的所述关键数据;
步骤四,将所述加密数据添加在所述原始数据的尾部;
步骤五,若所述加密数据的长度与所述关键数据的长度相同,则使用所述加密数据覆盖所述原始数据中的所述关键数据;
步骤六,将替换后的原始数据,确定为待发送数据;
步骤七,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发送至接收端,以使接收端在基于所述加密标识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解密处理之后,得到所述原始数据;
步骤八,通过检索程序构建作为检索对象的基础数据所对应的两个相同的索引库;所述基础数据为步骤七得到的原始数据;
步骤九,当获得作为检索对象的辅助数据时,从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至少一个索引库中,确定待重构的第一索引库;依据所述第一索引库当前所对应检索对象和本次所获得的辅助数据,重构所述第一索引库;
步骤十,根据所述多个用户中的任一用户发出的邀请指令,向所述任一用户指定的所述多个用户中的其他用户发送合并检索请求;
当检测到所述其他用户接收到所述合并检索请求时,接收所述任一用户和所述其他用户分别输入的所述关键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职业学院,未经淄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2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