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场共用通风与排水井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2982.8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6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范庆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6/00;E21F17/103;E21D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谈倩;任立 |
地址: | 572799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用 通风 水井 结构 | ||
1.一种采场共用通风与排水井巷结构,包括分段进风巷道、进风天井和进风排水巷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水坝、导风巷道、总排水巷道和两垛半截墙,
所述分段进风巷道设有若干条且相互平行分布,其一端设有延长加宽段,所述进风天井贯穿连通各所述延长加宽段,所述延长加宽段包括加宽段和延长段,所述加宽段平滑过渡至所述延长段,所述加宽段始端宽度与所述分段进风巷道宽度相同,末端宽度与所述延长段宽度相同,所述延长段为延长巷道且位于所述进风天井外侧,所述导水坝位于所述加宽段内;
所述进风排水巷道平行设置于所述分段进风巷道一侧,其一端与所述进风天井一端直接连通,另一端设置所述总排水巷道;所述导风巷道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进风排水巷道、所述进风天井的侧面,且位于所述进风排水巷道与所述分段进风巷道之间;所述半截墙设于所述进风排水巷道内,且位于所述导风巷道与所述进风天井之间,靠近所述进风天井的为前垛半截墙,远离所述进风天井的为后垛半截墙,所述前垛半截墙位于所述进风排水巷道的顶部,所述后垛半截墙位于所述进风排水巷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场共用通风与排水井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宽段宽度为所述分段进风巷道宽度的1.5~2.0倍,所述延长巷道长度为1.0~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场共用通风与排水井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坝高度为400~500mm,厚度为250~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场共用通风与排水井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坝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与生根锚杆相连接,锚杆之间的间距为500~10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场共用通风与排水井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坝端部设有泄水口,所述泄水口将采场涌水引导至导水巷道后进入所述进风天井,所述泄水口宽度与所述进风天井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场共用通风与排水井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巷道采用井筒+平巷或斜巷结构,其断面与所述进风天井相适应且断面积相差不超过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场共用通风与排水井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巷道采用井筒+平巷结构,3m≤井筒长度≤8m,平巷长度≥6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场共用通风与排水井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截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与生根锚杆相连接,锚杆间距为500~100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采场共用通风与排水井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垛半截墙的下沿高于所述后垛半截墙的上沿50~100mm,所述后垛半截墙高度为800~1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29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