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风洞试验测量的盒式表面摩擦阻力天平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3336.3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5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潘华烨;张长丰;田沛洲;苗磊;张伟;王树民;谭健昌;王超;马涛;张桂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6219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风洞试验 测量 盒式 表面 摩擦阻力 天平 | ||
1.一种用于风洞试验测量的盒式表面摩擦阻力天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摩擦阻力天平包括上连接罩(1)、隔热板(2)、天平主体(3)和下隔热罩(4);
所述的天平主体(3)为盒式一体结构,包括测量梁(6)、天平上板(7)、上定位端(8)、下定位端(9)和天平下板(10);天平上板(7)和天平下板(10)为上下对称的水平放置的矩形平板,天平上板(7)和天平下板(10)之间固定有竖直方向的测量梁(6),测量梁(6)分为四组,每组三片,四组测量梁(6)对称分布在矩形平板的四个角上;天平上板(7)的上表面加工有水平基准面Ⅰ(16),天平上板(7)的上表面中心固定有上定位端(8);天平下板(10)的下表面加工有水平基准面Ⅱ(17),天平下板(10)的下表面中心固定有下定位端(9);
所述的隔热板(2)穿过上定位端(8)与天平上板(7)上表面的水平基准面Ⅰ(16)贴合;上连接罩(1)内开有与上定位端(8)装配的定位通孔,上定位端(8)穿出定位通孔定位上连接罩(1),上连接罩(1)的下表面与隔热板(2)贴合;上连接罩(1)、隔热板(2)和天平上板(7)通过沉头螺钉由上至下固定连接;
所述的下隔热罩(4)内开有与下定位端(9)装配的定位通孔,下定位端(9)穿出定位通孔定位下隔热罩(4),下隔热罩(4)的上表面与水平基准面Ⅱ(17)贴合;下隔热罩(4)和天平下板(10)通过沉头螺钉由下至上固定连接;
所述的下隔热罩(4)为下底封闭的矩形框Ⅰ,从下至上罩住天平主体(3),下隔热罩(4)和天平主体(3)之间具有周向缝隙Ⅰ;上连接罩(1)为上底封闭的矩形框Ⅱ,从上至下罩住下隔热罩(4),上连接罩(1)和下隔热罩(4)之间具有周向缝隙Ⅱ;
所述的天平上板(7)的下表面和天平下板(10)的上表面布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测量梁(6)的应变计贴片形式如下:
在每组三片的测量梁(6)中选取中间的片梁粘帖应变计;
第一组测量梁(6)中间的片梁的左侧上端靠近天平上板(7)的位置处粘贴应变计A1,右侧上端对称位置处粘贴应变计A4,左侧下端靠近天平下板(10)的位置处粘贴应变计A2,右侧下端对称位置处粘贴应变计A3,应变计A1、应变计A2、应变计A3和应变计A4组成惠斯通电桥M1;
第二组测量梁(6)中间的片梁的左侧上端靠近天平上板(7)的位置处粘贴应变计B1,右侧上端对称位置处粘贴应变计B4,左侧下端靠近天平下板(10)的位置处粘贴应变计B2,右侧下端对称位置处粘贴应变计B3,应变计B1、应变计B2、应变计B3和应变计B4组成惠斯通电桥M2;
第三组测量梁(6)中间的片梁的左侧上端靠近天平上板(7)的位置处粘贴应变计C1,右侧上端对称位置处粘贴应变计C4,左侧下端靠近天平下板(10)的位置处粘贴应变计C2,右侧下端对称位置处粘贴应变计C3,应变计C1、应变计C2、应变计C3和应变计C4组成惠斯通电桥M3;
第四组测量梁(6)中间的片梁的左侧上端靠近天平上板(7)的位置处粘贴应变计D1,右侧上端对称位置处粘贴应变计D4,左侧下端靠近天平下板(10)的位置处粘贴应变计D2,右侧下端对称位置处粘贴应变计D3,应变计D1、应变计D2、应变计D3和应变计D4组成惠斯通电桥M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洞试验测量的盒式表面摩擦阻力天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向缝隙Ⅰ和周向缝隙Ⅱ宽度范围为1mm~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洞试验测量的盒式表面摩擦阻力天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接罩(1)的材料为硬质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洞试验测量的盒式表面摩擦阻力天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板(2)和下隔热罩(4)的材料为酚醛玻璃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洞试验测量的盒式表面摩擦阻力天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平主体(3)的材料为铝合金或钢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洞试验测量的盒式表面摩擦阻力天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梁(6)的每根片梁的厚度范围为0.14mm~0.36mm,各片梁厚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33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能均温板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宽窄脊波导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