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散热型配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3636.1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2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曹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京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潮 功能 散热 配电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散热型配电系统,包括配电装置,所述配电装置包括主体和两个支撑脚,还包括散热机构和两个防潮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转轴、两个第一轴承、两个散热组件和两个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盒、进气管、滤网和抖落组件,所述防潮机构包括制冷棒、半齿轮、限位组件、若干连杆和若干清洁杆,该具有防潮功能的散热型配电系统通过散热机构,加快了主体内外空气的流通速度,提升了降温散热的功能,防止主体内过热而影响主体内部电器元件的正常工作,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防潮机构,减小了空气中的含水量,从而防止了主体内部电器元件受潮,减小了电器元件损坏的几率,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散热型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配电柜还可以借助测量仪表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以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通过指示灯和扬声器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
现有的配电柜通常设置在户外,由于阳光的直射导致主体内部的温度过高,且设备正常工作时,电器元件也会散发较多的热量,从而使得主体内过热,而影响电器元件的正常工作,大大降低了现有的配电柜的实用性,不仅如此,在雨天时,空气较为潮湿,导致湿气易通过滤网进入主体的内部,从而增加了主体内部电器元件受潮的几率,增加了电器元件损坏的几率,大大降低了现有的配电柜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散热型配电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散热型配电系统,包括配电装置,所述配电装置包括主体和两个支撑脚,两个支撑脚分别固定在主体的下方的两侧,所述主体内设有PLC,还包括散热机构和两个防潮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两个防潮机构分别设置在主体的两侧,所述散热机构与防潮机构连接;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转轴、两个第一轴承、两个散热组件和两个过滤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转轴水平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与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在主体的内部,所述转轴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散热组件分别设置在转轴的两端,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若干风叶,所述风叶周向均匀固定在转轴上,两个过滤组件分别设置在主体的两侧,所述过滤组件与防潮机构一一对应,所述过滤组件与防潮机构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防潮机构连接;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盒、进气管、滤网和抖落组件,所述固定盒固定在主体上,所述固定盒的靠近主体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固定盒通过开口与主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气管设置在固定盒的下方,所述进气管与固定盒连通,所述滤网固定在进气管的远离固定盒的一端,所述抖落组件设置在滤网的上方,所述抖落组件与防潮机构连接;
所述防潮机构包括制冷棒、半齿轮、限位组件、若干连杆和若干清洁杆,所述制冷棒固定在固定盒的内部,所述半齿轮上设有穿孔,所述连杆的一端周向均匀固定在转轴的一端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穿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穿孔与转轴同轴设置,所述连杆的数量与清洁杆的数量相等,所述连杆与清洁杆一一对应,所述清洁杆的一端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清洁杆的另一端与限位组件连接,所述清洁杆的靠近制冷棒的一侧固定有擦拭布,所述半齿轮与抖落组件连接,所述制冷棒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转轴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电机固定在主体的内部,所述电机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电机与PLC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京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京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36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