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施工用监测元器件线缆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3648.4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6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姚士磊;李约汉;邵阳;魏桦;刘永胜;张帅军;代昱昊;李锐;刘小辉;穆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B65H75/44;B65H75/38 |
代理公司: | 西安维赛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7 | 代理人: | 李明全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施工 监测 元器件 线缆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监测元器件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位于监测元器件的保护混凝土层内部的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体,容纳腔体的一侧设置有线缆入口,容纳腔体朝向隧道地面的一侧设置有线缆出口;容纳腔体内设置有线缆收放机构,用于线缆的收纳;本发明通过在监测元器件的保护混凝土层中设置有装置内体,并在装置本体内设置有线缆收放机构,使得在数据采集仪进行监测元器件的数据采集时,可以将线缆放出装置本体内,并在不需要采集数据时,将线缆收回装置本体内,实现隧道挖掘爆破时线缆的保护,防止线缆收到损伤,保证及时准确的采集到的隧道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监测元器件线缆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证隧道开挖施工的安全,需要在围岩或初期支护层内安装监测元器件,以评估隧道开挖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监测元器件被固定在围岩表面后,通过喷射混凝土将其封闭,并将元器件线缆引出混凝土层,将元器件引出线缆连接至数据采集仪,即可读数。
然而,检测元器件的线缆与外部数据采集仪连接时,从混凝土层引出的线缆直至与采集仪连接处会悬挂在空中,在隧道开挖爆破的过程中频繁地受到震动、碎石冲击等的影响,导致线缆的传输效果收到影响,甚至出现断裂的情况。如果只有部分引出线缆受损,则还能够通过接线的方式继续使用;如果引出线缆完全受损则会导致监测元器件彻底失去作用,进而严重影响隧道的施工进度,也会对施工安全带来极大地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用监测元器件线缆保护装置,以避免隧道内监测元器件的连接线缆受损,保证监测元器件的数据采集及时、准确。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施工用监测元器件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位于监测元器件的保护混凝土层内部的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体,容纳腔体的一侧设置有线缆入口,容纳腔体朝向隧道地面的一侧设置有线缆出口;
容纳腔体内设置有线缆收放机构,线缆收放机构用于:
在隧道进行爆破之前,将线缆通过所述线缆出口收回至容纳腔体内部。
进一步地,线缆收放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绕线轮,绕线轮用于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将线缆缠绕其上,进而使线缆收回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绕线轮通过保护线与线缆连接。
进一步地,线缆收放机构包括气缸,气缸的活塞朝向线缆出口,线缆固定在活塞上,活塞用于上下移动,以带动线缆收回或放出线缆出口。
进一步地,伺服电机或气缸均连接有控制板,控制板无线连接至外部的无线控制终端,控制板用于根据无线控制端的指令控制伺服电机或气缸执行对应的动作。
进一步地,保护线或活塞的自由端连接有堵头,堵头用于当线缆收回时,封闭线缆出口。
进一步地,线缆出口包括延伸管,延伸管的出口端伸出保护混凝土层或者与保护混凝土层平齐。
进一步地,装置本体上、与线缆入口线连接处设置有卡槽,卡槽用于卡接监测元器件。
进一步地,线缆入口与卡槽之间开设有穿线孔。
进一步地,堵头上朝向线缆出口的一端设置为圆台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监测元器件的保护混凝土层中设置有装置内体,并在装置本体内设置有线缆收放机构,使得在数据采集仪进行监测元器件的数据采集时,可以将线缆放出装置本体内,并在不需要采集数据时,将线缆收回装置本体内,实现隧道挖掘爆破时线缆的保护,防止线缆收到损伤,保证及时准确的采集到的隧道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护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36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