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向磁场轮毂电机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4050.7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4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生;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
主分类号: | H02K16/04 | 分类号: | H02K16/04;H02K1/27;H02K1/30;H02K1/18;H02K7/116;H02K5/22;H02K21/24;F16H1/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王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磁场 轮毂 电机 总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向磁场轮毂电机总成,包括:中心轴、转子组件、定子组件;中心轴通过轴承穿设于转子框架内,转子框架上安装永磁体;在中心轴上固定套装第二定子组件;中心轴上通过套装行星架;行星架与第二定子组件分别位于转子组件的两侧;行星架与轮毂轴承一体设置;行星架上布置行星轮;太阳轮通过轴承套设在中心轴上且与转子框架固定连接;中心轴穿过轮毂轴承且与其锁紧;中心轴上还套装第一定子组件及定子背板;第一定子组件与定子背板固连,定子背板套设于齿圈上并通过花键连接;转子组件连接转速位置传感器;轮毂轴承上设有轮毂轴承螺栓。本结构在输出相同扭矩的情况下,减小电机总成质量和尺寸,提高电机扭矩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向磁通电机结构领域,特别是一种轴向磁场轮毂电机总成。
背景技术
当前纯电动车基本采用的都是集中驱动动力系统,即电机、变速箱、传动轴等,需要一整套的传动机构。轮毂电机是分布式驱动结构,电机直接设计安装在轮辋内部,直接驱动车轮,结构简单可靠,可以省掉传统的传动系统。
目前开发的轮毂电机都是永磁同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有控制扭矩简单,调速范围广等优势。但是轮毂内部空间有限,还需要安装制动系统。如果轮毂电机采用直驱方式,目前普遍采用的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方案轮毂电机扭矩密度受限,提高扭矩势必增加电机的轴向长度,占用轮毂内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轴向磁场轮毂电机总成,解决了为获得较大扭矩时常规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电机径向和轴向厚度过大,结构布置不合理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定子、单转子轴向磁场轮毂电机总成,包括中心轴、电机壳体、定子组件、转子组件、行星轮减速器。
在中心轴上套装了两个定子组件,在这两个定子组件之间还设有行星轮组件和转子组件。
第一定子组件包括嵌绕绕组的定子铁芯,该定子铁芯通过一背板固定在电机壳体上。
在第一定子组件的轴孔内装配行星轮减速器,行星轮减速器同时与背板的轴孔装配,且背板的轴孔和行星轮减速器的齿圈外侧之间通过花键、键槽定位安装。
行星轮减速器包括行星架,行星架和轮毂轴承一体化设计,轮毂轴承套装在中心轴上且通过法兰锁母锁紧。行星架上安装行星轮,行星轮中间啮合太阳轮,行星轮上套装齿圈且与齿圈啮合,太阳轮通过其内圈的轴承套装在中心轴上,行星轮减速器通过行星架输出,太阳轮和转子组件中的转子框架固定。
轮毂轴承和第一定子组件之间布置有密封油封,轮毂轴承上有一定数量的轮毂轴承螺栓。
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框架及布置在其上的永磁体,转子框架通过轴承套装在中心轴上。
转子组件的另一侧为第二定子总成,第二定子总成套装在中心轴上且与中心轴固定连接,具有同步转动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是:该轮毂电机可以直接安装在轮辋内部,与轮辋的连接采用通用接口,不改变原车制动盘的安装位置。而且,本结构采用带减速的轴向磁场电机,在输出相同扭矩的情况下,减小电机总成的质量和尺寸,提高电机的扭矩密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轴向磁场轮毂电机总成的结构分解图;
其中:1、中心轴;2、电机壳体;3、电机端盖;4、第一定子组件;5、第二定子组件;6、定子背板;7、行星架;8、轮毂轴承;9、结构密封;10、齿圈;11、永磁体;12、转子框架;13、速度位置传感器转子;14、接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4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管道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生物净化滞留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