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网络集群的功能测试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4053.0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4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0811 | 分类号: | H04L43/0811;H04L43/0817;H04L41/066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直接 存储器 访问 网络 集群 功能 测试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网络集群的功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连接到所述网络集群的外部设备上依次执行以下步骤:
检查并确认所述网络集群中存在磁盘性能基准测试工具;
使用所述磁盘性能基准测试工具循环检测所述网络集群中的所有节点在虚拟网络上是否相互连通,响应于存在不连通的节点而终止测试并提示不连通的节点的虚拟网卡名称;
响应于不存在不连通的节点,使用所述磁盘性能基准测试工具循环检测所述网络集群中的所有节点在虚拟网络上的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是否相互连通;
响应于所述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均相互连通,使用所述磁盘性能基准测试工具循环检测所述网络集群中的所有节点是否存在网络堵塞,响应于存在网络堵塞的节点而终止测试并从所述网络集群中移除所述网络堵塞的节点以重新执行功能测试;
响应于所有检测全部通过而将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测试成功信息通过所述外部设备而反馈给测试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于存在不连通的所述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而统计所述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不连通的节点的虚拟网卡的个数;响应于所述个数为1或2而重新循环检测所述网络集群中的所有节点在虚拟网络上的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是否相互连通;响应于所述个数大于2而从所述网络集群中移除所述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不连通的节点以重新执行功能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除所述网络堵塞的节点以重新执行功能测试包括:移除节点,为所述网络集群添加替代被移除节点的新节点,并基于经过处理的所述网络集群而重新执行功能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使用外部设备测试之前,先在所述网络集群的每个节点上分别和依次执行以下步骤:
检查所述节点是否支持所述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响应于所述节点不支持所述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而终止测试并从所述网络集群中移除所述节点以重新执行功能测试;
响应于所述节点支持所述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检查所述节点的虚拟网口的开启数量,响应于所述开启数量不等于所述节点的虚拟网卡数量而终止测试并提示检查虚拟网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集群中的所有节点均包括一个或多个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网卡;
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测试具有多个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网卡的节点而测试所述节点中的所有网卡。
6.一种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网络集群的功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
存储器,存储有处理器可运行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在被运行时在连接到所述网络集群的外部设备上依次执行以下步骤:
检查并确认所述网络集群中存在磁盘性能基准测试工具;
使用所述磁盘性能基准测试工具循环检测所述网络集群中的所有节点在虚拟网络上是否相互连通,响应于存在不连通的节点而终止测试并提示不连通的节点的虚拟网卡名称;
响应于不存在不连通的节点,使用所述磁盘性能基准测试工具循环检测所述网络集群中的所有节点在虚拟网络上的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是否相互连通;
响应于所述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均相互连通,使用所述磁盘性能基准测试工具循环检测所述网络集群中的所有节点是否存在网络堵塞,响应于存在网络堵塞的节点而终止测试并从所述网络集群中移除所述网络堵塞的节点以重新执行功能测试;
响应于所有检测全部通过而将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测试成功信息通过所述外部设备而反馈给测试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还包括:响应于存在不连通的所述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而统计所述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不连通的节点的虚拟网卡的个数;响应于所述个数为1或2而重新循环检测所述网络集群中的所有节点在虚拟网络上的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是否相互连通;响应于所述个数大于2而从所述网络集群中移除所述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功能不连通的节点以重新执行功能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40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氯酸碳酰肼合锌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超脑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