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AO-AM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4135.5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0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于玉彬;徐融;李朝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胡秋婵 |
地址: | 21500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ao ambr 污水处理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AO‑AM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其中处理装置包括沿污水处理方向依次设置的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3)、及缺氧膜生物反应器,所述厌氧池(1)连接至进水系统,所述缺氧膜生物反应器包括缺氧膜生物反应池(4)、设置在缺氧膜生物反应池(4)内的往复式AMBR系统(5)、及连接至所述往复式AMBR系统(5)的产水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提高脱氮除磷效果,优化出水水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AO-AM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城镇化的加速及人口急剧的增加,导致城市污水中氮、磷等污染物质大量增加,当污水排入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后,氮、磷逐渐积累下来,使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大量繁殖,最终导致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不仅会破坏水体原有的生态系统,还会对渔业、养殖业等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害到人类健康。目前,国家和各地区制定了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重点流域,污染物的控制目标意见从传统的COD、BOD5、SS等转移到氮、磷的去除。但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由于在脱氮和除磷之间存在对碳源需求的矛盾,出水氮、磷浓度难以同时达标,这使得污水脱氮除磷成为了污水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如图1所示,传统AAO-MBR工艺流程,主要为通过提升泵100,将废水打入厌氧池200,厌氧池200的污水经过消解后由过水孔进入缺氧池300,厌氧池200与缺氧池300内均设置有搅拌机400以保证充分的传质,污水从缺氧池300经过水孔进入好氧池600,缺氧池300内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500回流至厌氧池200的前端。好氧池600内进行曝气,由风机700提供,同时好氧池600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300进行脱氮处理。废水经过好氧池600的处理,经过水孔自流进入MBR池800,MBR池800内风机701提供曝气,使膜表面得到擦洗以延缓膜污染,污水经过膜过滤后在MBR抽吸泵502的抽吸下,排出系统,膜池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503回流至好氧池600前端。
MBR(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该工艺由于采用高效的膜分离替代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的二沉池,具有以下优点:1、固液分离效率高,出水好且稳定,可直接回用;2、反应器内可保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处理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省;3、剩余污泥产生量小;4、操作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MBR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膜易污染,易堵塞,需经常清洗;池中MLSS浓度非常高,要保持足够的传氧速率,必须加大曝气强度,另外为了加大膜通量、减轻膜污染,必须增大曝气流速,冲刷膜表面,能耗远高于传统生物处理工艺。
传统AAO-MBR工艺,脱氮主要靠好氧池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进行反硝化脱氮,回流量大,缺氧停留时间短、脱氮效率差;同时回流设备、管路多,增加了投资、运行成本。
污水脱氮除磷和降低系统运行能耗是MBR的重要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由于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现有研究大多独立考察MBR的脱氮除磷或者节能降耗,难以两者兼顾。部分研究采用外加碳源的方式同时改善脱氮除磷效果,但由于增加了工艺的复杂度和运行成本,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AAO-AM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可保证出水水质,同时能够高效脱氮除磷。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AAO-AMBR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沿污水处理方向依次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及缺氧膜生物反应器,所述厌氧池连接至进水系统,所述缺氧膜生物反应器包括缺氧膜生物反应池、设置在缺氧膜生物反应器内的往复式AMBR系统、及连接至所述往复式AMBR系统的产水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41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防堵立式长轴泵
- 下一篇:一种配电线路弧垂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