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医疗领域的病床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5018.0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9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何炳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炳法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A61G1/044;A61G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张婵婵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医疗 领域 病床 | ||
本发明属于病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疗领域的病床,它包括架体、床板,该病床,通过合理的设计两个安装板的宽度,使得两个安装板的宽度较小,病人在从该病床上向病房内病床上或者检查台上转移的时候,两个安装板摆动的角度就较小,病人受到的晃动就较小。在将病人从转运床横移到病房内的病床或者是检查台上时,横移带带动病人移动的过程中、横移带与病人脱开的过程中,横移带移动过程中均不会与病人发生相对运动;防止二次受伤。本发明设计的病床,第一缠绕辊和第二缠绕辊的旋转通过各自的蜗轮蜗杆驱动,通过蜗轮蜗杆的自锁功能,可以防止在未驱动蜗杆旋转的时候因挤压弹簧的预压力影响第一缠绕辊和第二缠绕辊的旋转。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疗领域的病床。
背景技术
医院的患者在病床上,时常需要转运或到各检查室进行检查,但是因病人行动不便,所以常常需要将病人从病床上转移到转运床上,通过转运床将病人推送到检查点,然后,将病人从转运床上转移到检查台上进行检查,检查完成后,将病人从新转移到转运床上,推送到病床前,最后,将病人从转运床上转移到病床上,病人来回转移,很不方便,而且病人在转移过程中需要多人操作,即使多人操作,因病床和转运床的方位不合适,使用起来也较为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这一问题,现有的技术一般具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转运床由下侧带有行走机构的支架和可横向移动的床板组成,可移动的床板一般放于病床上,在使用时将可横移的床板通过机械机构移动到转运床的支架上,然后推动转运床进行检查,在到达检查点后,直接将可横移的床板移动到检查台上即可,不需要进行人工抬动,比较省力,特别是对于刚做完手术,四肢不能弯曲的病人;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将医院的所有病床全部更换,成本较高;没有进行普及。
第二种,采用自动式设备,例如使用机械臂抬动病人,但是这种方式单个成本较高,且一般人不会操作,不易普及。
现有的这两种方式,因成本原因,不能进行普及;所以设计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所提问题的同时相对现有上述两种技术来说,成本较低易普及的病床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用于医疗领域使用的便于将病人从转运床移动到病床的装运病床简化如上病人转运步骤中的一步,以减弱医务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医疗领域的病床,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医疗领域的病床,它包括架体、床板,其中架体的下侧具有行走机构,架体的一端具有供医护人员推动架体行走的推杆;床板安装在架体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的上侧安装有带动病人侧向横移的横移机构。
上述横移机构包括导轨、调节机构、横移带、安装板、第一缠绕辊、第二缠绕辊,其中两个导轨对称地安装在床板上侧的前后两端,两个安装板一端的侧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摆动轴,两个摆动轴的一端分别旋转安装有两个滑块,两个安装板分别通过各自的滑块滑动配合对称地安装在两个导轨之间;两个安装板之间通过多个连杆固定连接;由两个安装板和多个连杆组成的结构,一方面该结构可以相对两个导轨进行横向滑动,另一方面,该结构还可以相对两个导轨进行摆动;两个安装板与两个导轨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挤压弹簧;挤压弹簧具有预压力,在第一缠绕辊上的横移带被驱动释放的时候,挤压弹簧通过预压力推动两个安装板朝着病房内病床一侧移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三支撑旋转安装在架体的下侧;第一缠绕辊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杆上,第二缠绕辊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杆上;横移带的两端绕过两个安装板之间的连杆分别缠绕安装在第一缠绕辊和第二缠绕辊上;导轨上还安装有控制第一缠绕辊和第二缠绕辊旋转与否的调节机构。
在初始状态下,第一缠绕辊上缠绕有横移带,第二缠绕辊上未缠绕横移带,横移带与第二缠绕辊连接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缠绕辊的外圆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炳法,未经何炳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50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