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5044.3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9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巫玉平;刘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0;H01L33/60;H01L25/075 |
代理公司: | 深圳精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3 | 代理人: | 夏声平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光源,包括发光单元和光学板,所述光学板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在所述光学板的所述入光面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量子层,所述量子层包括胶体和多个量子点纳米结构,且所述多个量子点纳米结构分散在所述胶体中;所述量子点纳米结构具体包括内核、配体层、疏水层、封装层及阻隔层;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光源的出光面靠近所述量子层,使得所述光源的至少部分出射光线投射到所述量子层。该面光源通过在光学板设置凹槽,在凹槽内设置量子层,可以提高面光源的色域水平、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彩表现力,同时有利于光学板的薄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光源。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人们对于面光源模组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是要求其发光均匀,色域水平好;二是要求其足够轻薄。目前常用的办法是将LED组成的点阵放在模组外框的底面,其发光面正对着一张扩散板,扩散板对光线进行扩散,进而使LED点光源变成比较均匀的面光源。但是要想获得均匀的视觉效果就需要增加LED点阵的密度或者增加扩散板与LED之间的间距,如此一来,面光源模组的厚度也会增加,不利于显示屏的薄型化。而且通过上述结构得到的面光源其色域水平不理想、仍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面光源色域水平不理想等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光源。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面光源,包括光学板,所述光学板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光学板相邻的两侧;且在所述光学板的所述入光面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凹槽;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光学板的所述凹槽内;量子层,设置在所述光学板的所述凹槽内、位于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侧,且所述量子层与所述凹槽侧壁有间隙;其中,所述量子层包括胶体和多个量子点纳米结构,所述多个量子点纳米结构分散在所述胶体中;所述量子点纳米结构包括内核、配体层、疏水层、封装层以及阻隔层;所述配体层包覆所述内核;所述疏水层设置在所述配体层远离所述内核的一侧;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疏水层远离所述配体层的一侧;以及所述阻隔层包括多个堆叠的微型球结构,设置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疏水层的一侧;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光源的出光面靠近所述量子层,使得所述光源的至少部分出射光线能投射到所述量子层。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面光源,包括发光单元和光学板,所述光学板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光学板相邻的两侧;且在所述光学板的所述入光面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量子层,所述量子层包括胶体和多个量子点纳米结构,且所述多个量子点纳米结构分散在所述胶体中;其中所述量子点纳米结构包括内核、配体层、疏水层、封装层以及阻隔层;所述配体层包覆所述内核;所述疏水层设置在所述配体层远离所述内核的一侧;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疏水层远离所述配体层的一侧;以及所述阻隔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疏水层的一侧;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光源的出光面靠近所述量子层,使得所述光源的至少部分出射光线能投射到所述量子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光源还包括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量子层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量子层与所述凹槽两端侧壁之间有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体的材料为环氧树脂、硅氧树脂、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隙宽度为5-15微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层为多层结构,且各层结构的材料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层包括多个堆叠的微型球结构,且相邻的所述微型球结构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构成所述阻隔层的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5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电信诈骗、垃圾电话及垃圾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变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