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5676.X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8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曹杰;高严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汇酷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A23C9/133;A23C9/127;A23C3/08;B65D13/02;B65D25/34;B65D41/04;B65D85/7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陈文龙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益生菌 饮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成:
奶酪20-25份、酸奶20-25份、开心果10-15份、紫薯10-15份、无花果8-12份、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混合物5-7份、鼠李糖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混合物4-6份、稳定液6-9份、果汁10-15份、防腐剂0.5-0.8份;
益生菌饮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上述原料中的紫薯放入蒸箱内煮熟,紫薯煮熟后切成均匀大小的紫薯块,将得到的紫薯块放入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粉碎结束后将其取出静置20-30分钟;
S2:将上述原料中的奶酪、酸奶、开心果和无花果依次放入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粉碎时间为30-50分钟,当原料粉碎至15分钟时将S1中得到的粉碎后的紫薯放入粉碎机内,当原料粉碎结束后将其取出,即得到浆液;
S3:将S2中得到的浆液放入密闭的容器内,再将原料中的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混合物放入容器内对浆液进行水解,当浆液水解结束后将其取出即得到水解液;
S4:将S3中得到水解液放入发酵装置内,并将原料中的鼠李糖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混合物放入发酵装置内,并在30-40℃条件下发酵36-60h,当水解液发酵结束后,对水解液进行离心,并取上清液;
S5:将S4中得到的上清液与原料中的果汁按照体积比为3:1进行混合并加入原料中的防腐剂,即得到益生菌饮料,然后再将制备的益生菌饮料装入饮料瓶内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天然防腐剂,且防腐剂的成分为迷迭香提取物和卡卡杜李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液为酪酸梭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的混合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饮料瓶包括瓶体(1)和瓶盖(2);所述瓶体(1)为玻璃材料制成;所述瓶体(1)外表面包裹有防护层(11),且防护层(11)为发泡聚苯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瓶体(1)顶部端面上固连有连接头(12);所述连接头(12)外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所述连接头(12)相对一侧固连有隔层(13),且隔层(13)为弧形设计;所述瓶盖(2)内壁中开设有第一圆槽(21),且第一圆槽(21)环绕瓶盖(2)内壁设计;所述第一圆槽(21)内开设有螺纹,且螺纹与连接头(12)上的螺纹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圆槽(21)相背一侧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滑槽(22),且第一滑槽(22)均通过均匀布置的气孔与第一圆槽(21)连通;每个所述第一滑槽(22)滑动连接有过滤片(23),且过滤片(23)的过滤孔均小于饮料的密度;所述第一滑槽(22)上方于瓶盖(2)内壁中开设有第二圆槽(24),且第二圆槽(24)通过均匀布置通孔与瓶盖(2)内空腔连通;所述第二圆槽(24)内盛装有吸附包(25),且吸附包(25)内装有活性炭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片(23)下表面固连有橡胶层(26),且橡胶层(26)均为弧形设计;所述瓶体(1)开口处于瓶体(1)内表面开设有弧形槽(27),且弧形槽(27)与相互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26)相对一侧固连有均匀布置囊层(28),且囊层(28)外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囊孔;所述连接头(12)顶部于连接头(12)内壁中固连有第一磁性块(29);所述第一圆槽(21)向背一侧于瓶盖(2)内壁中开设有第二滑槽(291),且第二滑槽(291)底部均通过气管与囊层(28)连通;所述第二滑槽(29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磁性块(29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汇酷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汇酷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56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