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菌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6163.0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8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崔晨;孙基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懿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徽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5 | 代理人: | 卢杏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翠竹***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菌菇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20~30份的麦皮、1~2份的石灰、0.5~1.5份的白糖和60~100份的作物秸秆发酵物。秸秆发酵物的制备:将作物秸秆进行粉碎,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均匀喷洒于粉碎后的作物秸秆上并搅拌均匀,形成作物秸秆发酵堆;用覆盖物将作物秸秆发酵堆进行掩盖,保留底部缝隙,发酵2~3日。上述培养基是针对菌菇生长的营养需求以及现有培养基的营养缺陷而设计,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充分利用作物秸秆中的氮源,改善了培养基中的空气含量和水分含量,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了菌菇产量,菌菇培养基配方简单,成本低,便于进行推广应用,还为秸秆的回收利用提供一种经济环保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菇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菌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蘑菇类可食用真菌不仅味道鲜美,并且营养价值高,广泛受到人们的欢迎,被大面积地进行栽培。由于蘑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通过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取得碳,因此,蘑菇的栽培需要利用自然界的木材、秸秆、米糠或者落叶等,从中获取纤维化碳源。目前,常规菌类栽培方法包括原木栽培法和依赖一定设备的设施栽培法。原木栽培法是直接以原木为培养基种植蘑菇,不仅管理方便,设施费用低廉,但是回收率低,所以现在设施栽培法逐渐替代原木栽培法。
而设施栽培法是人工配置一定的培养基,并在该培养基中接种菌株后,在配有配套设备的设施内进行栽培。现有技术中,设施栽培法采用的培养基是以木屑、废棉花、米糠和秸秆等碳源作为主原料,具有通气通水性较差、碳源吸收利用率低的缺点,难以完全满足菌类生长需求,产量较低。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菌类培养基通气通水性能差、氮源难以满足菌类生长需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配方简单、碳源利用率高、通气通水性能优异的菌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未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首先,本发明提供一种菌菇培养基,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20~30份的麦皮、1~2份的石灰、0.5~1.5份的白糖和60~100份的作物秸秆发酵物。
上述培养基中,所述作物秸秆为玉米秸秆或甘蔗秸秆。由于玉米秸秆或甘蔗秸秆不仅是很好的碳源,并且通气通水,可以替代木屑成为菌类的培养基的主要碳源,占整个培养基重量的40-97%,而且被微生物发酵后转化为更易吸收的碳源,提高碳源利用率,利于菌类的生长利用。更重要的是,发酵后的作物秸秆中含有的少量蛋白质以及经微生物发酵降解的氨基氮的氮元素,这些可吸收氮源可提供菌类生长所需的氮源,弥补现有培养基的不足。
进一步地,菌菇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20~30份的麦皮、1~2份的石灰、0.5~1.5份的白糖、60~100份的作物秸秆发酵物和1~40份的木屑。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菌菇培养基还包括辅助氮源,所述辅助氮源为氨基酸、蛋白质、榨完油后的残渣中的一种或几种。
榨完油后的残渣为可榨油植物经过榨油处理后的残留物。例如,可榨油植物可为豆类、玉米、芝麻、紫苏等。
优选地,作物秸秆发酵物和木屑的重量份数比为60:40或80:20。在这种条件下制备的菌菇培养基的栽培价值更高。
所述的菌菇培养基中,所述作物秸秆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干燥的作物秸秆进行粉碎,粉碎成10-20mm的颗粒;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均匀喷洒于粉碎后的作物秸秆上并搅拌均匀,形成作物秸秆发酵堆;用覆盖物将作物秸秆发酵堆进行掩盖,保留底部缝隙;发酵2~3日后,得到作物秸秆发酵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懿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懿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6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