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自救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6254.4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4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鸿志精工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6B7/23;E06B7/28;A62C37/11;A62C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王庆凯 |
地址: | 516007 广东省惠州市河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自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自救门,包括防火门框和通过防火铰链与防火门框铰接的防火门体,所述防火门体的四周嵌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防火门体内开设有蓄水腔、反应腔和增压腔,所述反应腔、增压腔位于蓄水腔的左侧。优点在于:碳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二氧化碳在蓄压下喷出,一方面增加火场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氧气浓度,抑制火情蔓延,另一方面蓄压喷出后可带动泵水叶转动,泵入流水通道使遇水膨胀止水条膨胀,将防火门体与防火门框之间的空隙填满,使防火门体与防火门框通过遇水膨胀止水条构成一个整体,热量、有害气体、PM2.5等不会通过空隙进入室内,保证室内居民安全的生存环境,为灭火、救援等提供充足时间,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自救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体一般铰接在门框上,且门体与门框之间存在空隙,一旦发生火灾,热量一方面通过门体热传导,另一方面通过加热空气并使热空气流入未起火的房间内,导致未起火房间内温度骤升,因燃烧而生成的有害烟气、PM2.5等通过空隙进入未起火房间内,从而致使来不及撤离火场且在未起火房间内躲避火情的居民面临巨大的生命威胁。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安全自救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安全自救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自救门,包括防火门框和通过防火铰链与防火门框铰接的防火门体,所述防火门体的四周嵌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防火门体内开设有蓄水腔、反应腔和增压腔,所述反应腔、增压腔位于蓄水腔的左侧,且反应腔位于增压腔的正下方,所述防火门体内开设有与遇水膨胀止水条接触的流水通道,且遇水膨胀止水条与流水通道共同形成气密通道,所述蓄水腔内连通有泵水管与回流管,且泵水管、回流管分别与气密通道的两端连通,所述反应腔内填充有反应液,所述防火门体内开设有与反应腔、增压腔连通的单向进气孔,所述增压腔的顶端连通有喷气管,且喷气管内安装有压力阀,所述喷气管远离增压腔的一端连接有扩散喷头且与室外连通,所述防火门体内水平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贯穿喷气管一侧、延伸至喷气管内并周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风动叶,所述转杆的另一端贯穿蓄水腔、泵水管一侧、延伸至泵水管内并周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泵水叶。
在上述的安全自救门中,所述蓄水腔与反应腔的内壁涂覆有疏水层。
在上述的安全自救门中,所述反应液为碳酸溶液。
在上述的安全自救门中,所述防火门体的一侧且在反应腔的对应位置上嵌设有导热板。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安全自救门的优点在于:
碳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二氧化碳在蓄压下喷出,一方面增加火场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氧气浓度,抑制火情蔓延,另一方面蓄压喷出后可带动泵水叶转动,泵入流水通道使遇水膨胀止水条膨胀,将防火门体与防火门框之间的空隙填满,使防火门体与防火门框通过遇水膨胀止水条构成一个整体,热量、有害气体、PM2.5等不会通过空隙进入室内,保证室内居民安全的生存环境,为灭火、救援等提供充足时间,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安全自救门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安全自救门部分正面的结构透视图;
图3为图2中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火门框、2防火门体、3防火铰链、4遇水膨胀止水条、5蓄水腔、6流水通道、7泵水管、8回流管、9反应腔、10单向进气孔、11增压腔、12喷气管、13扩散喷头、14转杆、15风动叶、16泵水叶、17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鸿志精工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鸿志精工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62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