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恢复建筑物截桩纠偏后桩承载能力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6528.X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今保;王爱民;李欣瞳;李碧卿;姜涛;李书辉;郭迎庆;淳庆;李龙卿;朱品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南特种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E02D5/6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吕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恢复 建筑物 纠偏 承载 能力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恢复建筑物截桩纠偏后桩承载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压组件和承压组件;所述承压组件包括两钢牛腿(1)、一桩顶水平钢板(2)和两承压曲面钢板(3);所述桩顶水平钢板(2)水平放置在被截桩桩下部桩体(4)的顶部,所述两钢牛腿(1)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桩顶水平钢板(2)的两头,所述两承压曲面钢板(3)分别位于两钢牛腿(1)的内侧并贴紧被截桩桩下部桩体(4)的表面;所述施压组件为两台千斤顶(5),其用于对承压组件施加竖向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恢复建筑物截桩纠偏后桩承载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顶水平钢板(2)的两端均设有防止钢牛腿(1)脱落的挡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恢复建筑物截桩纠偏后桩承载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均设置在桩顶水平钢板(2)两端的上面,其厚度与桩顶水平钢板(2)的厚度相当,并通过焊接或销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桩顶水平钢板(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恢复建筑物截桩纠偏后桩承载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栓连接方式为在挡板(6)和桩顶水平钢板(2)的两端对应位置处均预设销栓孔,通过销杆穿插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恢复建筑物截桩纠偏后桩承载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顶水平钢板(2)一端的底面也焊接有挡板(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恢复建筑物截桩纠偏后桩承载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牛腿(1)均包括上钢板(11)、下钢板(12);焊接在上、下钢板之间的两个侧板(13)和焊接在端部的端板(14);所述端板(14)的上部均设有用于与桩顶水平钢板(2)连接的安装方孔(7),所述安装方孔(7)的上边与上钢板(11)的底面在同一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恢复建筑物截桩纠偏后桩承载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孔(7)的尺寸与桩顶水平钢板(2)的尺寸相对应,或与桩顶水平钢板(2)加挡板(6)的尺寸相对应,以便于桩顶水平钢板(2)及挡板(6)穿过安装或拆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恢复建筑物截桩纠偏后桩承载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承压曲面钢板(3)的上边缘设均设有与桩顶水平钢板(2)宽度相匹配的卡合缺口(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恢复建筑物截桩纠偏后桩承载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台千斤顶(5)分别位于两钢牛腿(1)的上方,其上端支撑在桩体上部的建筑承台基础(9)上,以对承压组件施加竖向压力。
10.一种恢复建筑物截桩纠偏后桩承载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恢复建筑物截桩纠偏后桩承载能力,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装置:先将承压组件中的桩顶水平钢板(2)放置在被截桩桩下部桩体(4)的顶部,并将两钢牛腿(1)分别安装在桩顶水平钢板(2)的两头,钢牛腿(1)带有安装方孔(7)的端板(14)朝向外侧;再将承压曲面钢板(3)由下部沿桩体向上推至卡合缺口(8)与桩顶水平钢板(2)完全卡合位;最后将两台千斤顶(5)装置在两钢牛腿(1)的上方,千斤顶(5)的上端支撑在桩体上部的建筑承台基础(9)上,以便施加竖向压力;
步骤二:加压恢复桩的承载力:通过调节千斤顶(5)对承压组件施加竖向压力,该压力通过桩顶水平钢板(2)及承压曲面钢板(3)施加到被截桩上,使其内应力状态达到设计要求;
步骤三:浇筑加固型砼:保持截桩上的压力,在桩体被截桩处浇筑加固型混凝土,使被截桩的上下桩体连接成一体;
步骤四:拆除装置:待加固型砼达到设定强度后,拆除装置,具体操作为:先卸除千斤顶(5),再拆除钢牛腿(1)和承压曲面钢板(3),最后将桩顶水平钢板(2)抽出;
步骤五:填补缺孔:再使用加固型砼填充填充因抽出桩顶水平钢板(2)形成的缺孔,待加固型砼凝固达到强度后,被截桩即恢复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南特种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南特种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65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井筒防冻系统及其确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区进出体温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