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液冷散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6709.2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1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彭云华;康乐;曾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意华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仙月环路8***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式液冷 散热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液冷散热板,设置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控壳体内,所述复合式液冷散热板与所述电控壳体的热源背面摩擦焊接为一体形成冷却液流动的密封空间,所述复合式液冷散热板上根据冷却液的流向设置有规律排布的凸起结构,形成冷却液的流道。本发明的复合式液冷散热板,有效利用了电控壳体空间,且复合式液冷散热板上设置的凸起结构在密封空间内形成的冷却液的流道增大了冷却液与散热板以及电控壳体的接触面积,达到了更好的散热效果,减少了冷却液泄漏风险及结构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液冷散热板。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正在兴起,其电控壳体越来越具有高集成的趋势,电控壳体内的IGBT功耗也越来越高,在集成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需要考虑散热问题。现有技术中比较主流的方式是电控壳体与散热器分体分别加工后再利用密封胶圈等方式组装在一起,由于散热器内一般为水冷散热的方式,因而此方式易产生泄漏风险,以及长期使用后密封胶圈维护更换带来的不便性。另外,现有的电控壳体和散热器材质的导热系数偏低,逐渐难以满足高集成、高功耗的IGBT液冷散热需求,而且电控壳体的铸件存在拔模斜度,造成最小端的液体接触面积小等导致散热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控壳体散热的,散热效果好的散热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液冷散热板,设置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控壳体内,所述复合式液冷散热板与所述电控壳体的热源背面焊接为一体,形成冷却液流动的密封空间,所述复合式液冷散热板上设置有规律排布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形成冷却液的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式液冷散热板设置呈n型,包括两条平行的散热主板和连接两块所述散热主板同一端的散热副板,所述凸起结构均设置在两块所述散热主板的同一面。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设置呈长条形或L形或圆锥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设置呈菱形。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式液冷散热板的材质为ADC12或AL6063。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式液冷散热板与所述电控壳体通过摩擦搅拌焊的方式焊接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搅拌焊的参数为:转速1200r/min,进给速度150mm/min,局部拐弯处120mm/min,焊接深度4.00mm。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复合式液冷散热板,通过焊接安装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控壳体内,形成冷却液流动的密封空间,有效利用了壳体空间,且复合式液冷散热板上设置的凸起结构将密封空间内与形成冷却液的流道,从而增大了冷却液与散热板以及电控壳体的接触面积,达到了更好的散热效果,解决了传统压铸电控壳体体积大、散热难、易泄漏、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本发明通过仿真分析和实体产品测试,优化了凸起结构的形式为长条形、L形、圆锥形或菱形,其中菱形的散热效果最好;同时也进一步地优化了散热板的材质为AL6063,可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并且还优化了复合式液冷散热板与电控壳体的摩擦搅拌焊以及焊接参数,以产生较佳的焊接融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凸起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安装在电控壳体的示意图;
图4为长条形凸起结构仿真分析流速分布图;
图5为L形凸起结构仿真分析流速分布图;
图6为圆锥形凸起结构仿真分析流速分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意华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意华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6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