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6862.5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虎易;关乐;何小林;邹凯东;郑志刚;惠能;马冬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龙杰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10 | 分类号: | D01G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断丝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和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安装底座为一体结构且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一端,所述安装块开设有三角槽体且三角槽体的两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均安装有刀片,所述刀片上设有圆角矩形安装孔通过螺纹件固定,所述安装底座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底座上设有限位槽且安装底座设置安装块的面上设有导向槽与限位槽连通,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上固定设有导向块设置在导向槽内,所述导向块上铰接有钩型搂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断丝装置,便快捷的将整个锭位的丝束一次性完全切断,且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断丝装置。
背景技术
涤纶长丝生头过程中,纺丝工下丝时,需要先将丝束拉断,才能送入甬道进入卷绕工段,一般情况下,一个锭位的丝并成一束丝一起拉断,有些单丝纤度较粗或韧性较好的纤维(如锦纶),需要分成多束丝逐一拉断或用剪刀剪断再下丝(送入甬道)。
分成多束丝逐一拉断存在以下缺点:1.费时、费料,因为每多分出一束丝就要多花一段时间下丝,下丝过程中原料是在不停出丝的,这些排出来的丝都只能作为废丝处理;2.对操作工技术要求非常高,因为操作工对其中一束丝进行下丝操作时,其他丝束会不停在甬道口堆积,如果操作工技术不够熟练或下丝不够迅速,他还没将手中丝束下到卷绕工段,其他丝束可能就已经把甬道口给封住了,从而导致无法正常下丝。用剪刀剪断再下丝同样存在着对操作工技术要求高的缺点,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剪刀误伤、没拿稳被丝束带落造成人员或设备的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断丝装置,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可方便快捷的将整个锭位的丝束一次性完全切断,且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断丝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和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安装底座为一体结构且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一端,所述安装块开设有三角槽体且三角槽体的两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均安装有刀片,所述刀片上设有圆角矩形安装孔通过螺纹件固定,所述安装底座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底座上设有限位槽且安装底座设置安装块的面上设有导向槽与限位槽连通,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上固定设有导向块设置在导向槽内,所述导向块上铰接有钩型搂杆。
作为改进,所述两刀片之间的最大开口距离不大于5mm。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槽的长度大于刀片的长度。
作为改进,所述导向槽与限位槽的开口端方向相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钩型搂杆能够方便所有的丝束进行聚集,方便快捷的将整个锭位的丝束一次性完全切断,且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刀片处的开口尺寸不大于0.5cm,防止操作人员手指误入被割伤,刀片可调,能够将钝的地方调整,防止丝束切不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导向槽与限位槽结构设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安装底座、2-安装块、3-三角槽体、4-安装槽、5-刀片、6-圆角矩形安装孔、7-螺纹件、8-安装孔、9-限位槽、10-导向槽、11-限位块、12-导向块、13-钩型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龙杰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龙杰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68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轴防抖音圈马达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数字信息传输线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