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网络的大数据下猪的错峰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7469.8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5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高圣玥;崔国志;王文涛;刘晓宁;张学良;王佳辉;宋岩;唐玲玲;张宝荣;黄宣凯;王佳;吴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圣玥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H04W4/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网络 数据 养殖 方法 | ||
基于无线网络的大数据下猪的错峰养殖方法,涉及畜牧领域,是为了解决由于市场的生猪需求动态变化导致难以进行精确的供应匹配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大数据统计动态市场需求,并利用无线网络对一个通信小区内的生猪进行市场匹配调度,本发明供应匹配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牧领域。
背景技术
猪, 是一种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家畜,古杂食类哺乳动物。分为家猪和野猪。现在一般认为猪是猪科的简称。猪依据品种的不同,体貌特征也各不相同。通常以耳大,头长,鼻直,腰背窄为主要形体特征。毛发较粗硬,根据品种不同,分为白色、粉色、黑色、棕色及花色。
家猪是野猪被人类驯化后所形成的亚种,獠牙较野猪短,是人类的家畜之一,一般来说,家猪是指人类蓄养多供食用的猪种。
猪肉是人们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和基本的食材之一;对于猪的饲养,目前在我国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大规模的生猪养殖场;一个批次出栏可达数百头;主要对接猪肉的衍生产品加工 企业,如:火腿公司、猪肉罐头公司等;
二、中小规模的养殖基地;一个批次出栏可达数十头;主要供应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或一个行政区域)相应市场的日常居民供应;
三、散户,一般是百姓家养一至两头作为家畜饲养在有需求要是宰杀食用。
但是,目前全国的生猪市场,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即:由于猪肉的供需没有办法保持同步的问题,细分起来:存在以下的情况:
一: 市场需求量小于日常均值,而向市场的“投放”量等于或大于日常均值,就极有可能造成“供大于求”;
二、市场需求量大于日常均值,而向市场的“投放”量于或小于日常均值,就极有可能造成“供小于求”;综上所述,简而言之,就是因为由于市场的生猪需求动态变化导致难以进行精确的供应匹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由于市场的生猪需求动态变化导致难以进行精确的供应匹配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大数据下猪的错峰养殖方法。
基于无线网络的大数据下猪的错峰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在一个通信小区内,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小区内的全部A个大规模生猪养殖场服务器(1)、全部B个中小规模生猪养殖场服务器(2)、全部C个散户生猪养殖场服务器(2)所述C个散户生猪养殖场服务器(2)即:C个无线接入点AP(2)通过4G网络组成无线传感网络;A、B和C均为正整数;
步骤二、将调度服务器(4)通过4G网络加入步骤一所述的无线传感网络;
步骤三、调度服务器(4)将C个散户生猪养殖场服务器(2)成散户无线子网络;
步骤四、调度服务器(4)统计每个大规模生猪养殖场服务器(1)和每个中小规模生猪养殖场服务器(2)的生猪实时出栏量、出栏时间;并分别列表;
步骤五、调度服务器(4)通过4G网络获取当前市场的生猪需求信息,
步骤六、调度服务器(4)根据步骤四获取的数量列表的最大和值判断是否足以满足步骤五中获取当前市场的生猪需求的需要,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七;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八;
步骤七、调度服务器(4)根据步骤五获得的市场的生猪需求信息进行生猪养殖调整、商务谈判或供货;
步骤八、调度服务器(4)在 散户子网络广播生猪的收购信息;并统计散户反馈数据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圣玥,未经高圣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74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