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机械车床加工用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7730.4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1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华;刘锦武;朱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B23Q17/00;B23Q11/1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李恩庆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机械 车床 工用 降温 装置 | ||
一种智能机械车床加工用降温装置,属于机械车床设备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机床在进行加工过程中对加工部位采用喷洒切削液降温时存在的无法根据加工部位的温度自动调节切削液的流速,以及同时存在的机床主轴箱散热不好的问题。所述车床机壳内布置有散热组件,通过散热组件向主轴箱提供冷风,通过控制单元及第一温度传感器控制散热组件的启停,溜板箱上还安装有降温组件,通过降温组件向加工部位喷洒切削液,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降温喷头及设置在降温喷头入口端的电控阀,通过控制单元、第二温度传感器及电控阀控制降温组件的启停及切削液的流速。通过降温喷头和电控阀能够调节液体喷洒量,使得液体能够被有效利用,从而降低液体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机械车床加工用降温装置,属于机械车床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床也随之出现。
智能机床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工件与刀具之间的摩擦较大,从而使得加工部位的温度较高,长时间进行加工时,如果不对加工部位进行降温,不仅损害刀具,而且也影响工件的加工效果;传统的降温是采用喷洒切削液进行降温,在喷洒切削液的过程中,切削液的流速无法改变,从而容易造成切削液的浪费,而且,主轴箱在长时间转动时,也会产生大量热量,当主轴箱散热速率较低时,会造成主轴箱内部温度过高,高温导致主轴箱内部零件的质量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主轴箱的使用寿命,因此,设计一种智能机械车床加工用降温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智能机床在进行加工过程中对加工部位采用喷洒切削液降温时存在的无法根据加工部位的温度自动调节切削液的流速,以及同时存在的机床主轴箱散热不好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智能机械车床加工用降温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机械车床加工用降温装置,它包括加工机架、固设在加工机架一端部的车床机壳、滑动设置在加工机架上的溜板箱以及通过溜板箱滑动设置在加工机架上的刀架,所述车床机壳内布置有主轴箱,
车床机壳上布置有控制单元,主轴箱的内壁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刀架上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车床机壳内布置有散热组件,通过散热组件向主轴箱提供冷风,通过控制单元及第一温度传感器控制散热组件的启停,
溜板箱上还安装有降温组件,通过降温组件向加工部位喷洒切削液,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降温喷头及设置在降温喷头入口端的电控阀,通过控制单元、第二温度传感器及电控阀控制降温组件的启停及切削液的流速。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通风板、第一支架、电机罩、散热马达及若干螺旋扇叶,所述电机罩通过第一支架固装在车床机壳内部,所述散热马达固装在电机罩内部,且散热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散热轴,若干螺旋扇叶均布固装在散热轴上,所述第一通风板固装在车床机壳的顶端,且车床机壳的内外部通过第一通风板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冷风机、出风管及导流罩,所述冷风机固设在车床机壳内且位于电机罩下方,所述导流罩通过出风管连通设置在冷风机的上方,所述导流罩位于螺旋叶片远离主轴箱的一侧,且导流罩的出口朝向螺旋扇叶设置。
进一步地,冷风机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车床机壳上靠近进风口的一侧固装有第二通风板,且车床机壳的内外部通过第二通风板连通。
进一步地,主轴箱上远离加工机架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散热孔,若干螺旋扇叶布置在散热孔远离加工机架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7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