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断式采茶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8601.7 | 申请日: | 2020-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6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春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吕培新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断 采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断式采茶机,其包括主机壳、采集器和驱动马达,主机壳内设有收集腔,收集腔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采茶口和出料口,采集器设置在收集腔内、并与驱动马达传动连接,采集器包括左右两个旋转支架和拨杆,拨杆两端分别与左右两套弹性支架组件连接;还包括折断器,折断器包括刀轴和刀片,刀轴位于拨杆所经过的圆周轨迹上、并与拨杆平行,刀轴转动设置在采茶口的下部,刀片设置在刀轴的外周,其中,刀轴转动方向与旋转支架转动方向相反。本发明的拨杆与刀轴配合时如同两个手指将茶树的茶叶捏住,刀轴继续转动,直至刀片与茶叶处茎部相抵,形成支点,而拨杆缓冲释放后,即可将茶叶处茎部折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采茶机械,特别是一种折断式采茶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工采摘茶叶的做法大致是通过食指和拇指捏住茶树的嫩芽茎部,然后借助拇指指甲抵靠在嫩芽茎部上,最后以拇指指甲抵靠位置为支点,弯一下嫩芽,即可将嫩芽的茎部掰断(折断),实现嫩芽摘下。由于植物的茎部存在维管束,维管束主要作用是为植物体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等,也有支撑植物体的作用。如果采用折断的方式将植物的茎部掰断,此时的维管断裂点为其结构薄弱位置(如横截面较细小的位置),所以,能减少其内部精华的流失;但是,如果是将茎部采用利器剪短,维管断裂点绝大多数不是其薄弱位置,所以导致其内部精华流失严重,影响茶叶成品的品质。
由于在茶叶消费量较大的当今社会,大量采用人工采摘茶叶是不可行的,所以,需要通过机械来辅助采茶。但是,目前的电动采茶器主要是以切断茶树嫩芽处茎部的方式采茶,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折断茶树嫩芽茎部的一种折断式采茶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折断式采茶机,包括主机壳、采集器和驱动马达,主机壳内设有收集腔,收集腔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采茶口和出料口,采集器设置在收集腔内、并与驱动马达传动连接,采集器包括左右两个旋转支架和拨杆,拨杆两端分别与左右两套弹性支架组件连接,左右两套弹性支架组件分别与左右两个旋转支架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断器,折断器包括刀轴和刀片,刀轴位于拨杆所经过的圆周轨迹上、并与拨杆平行,刀轴转动设置在采茶口的下部,刀片设置在刀轴的外周,其中,刀轴转动方向与旋转支架转动方向相反。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弹性支架组件包括弹簧和摆臂,摆臂设有支点,支点与旋转支架的偏心位置转动配合,摆臂的一端与拨杆连接,弹簧设置在摆臂的另一端与旋转支架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刀轴的外周还设有用于阻挡拨杆的阻挡面。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挡面上设有软条。软条与拨杆的配合,形成轻柔的捏紧力来将茶叶捏住,避免夹伤茶叶。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刀片设有刀刃,刀刃上的刀锋设有倒圆角,使得刀刃的刀锋锋利度大大降低,避免形成锋利的刀锋切断茶叶的茎部。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右两个旋转支架的中心通过中心轴连接,中心轴的端部伸出旋转支架外、并通过中心轴轴承与主机壳连接,中心轴的一端与驱动马达传动连接,中心轴的一端还设有原动齿轮,所述刀轴的端部通过第二轴承与主机壳连接,刀轴与原动齿轮对应的一端还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原动齿轮啮合。驱动马达同时作为采集器和折断器的动力,使得整机机构更简洁、轻巧。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机壳的收集腔上部设有毛扫或柔性刮板,毛扫或柔性刮板的下端伸入拨杆所经过的圆周轨迹上。毛扫或柔性刮板用于阻挡已被采摘的茶叶,防止在采摘器旋转过程中将已采摘到收集腔内的茶叶卷出采茶机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春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春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8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