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9030.9 | 申请日: | 202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5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劼;姜东;丁艳锋;周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慧瞳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F7/02 | 分类号: | B66F7/02;B66F7/28;B65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系统 | ||
1.一种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装载多个透明根系栽培容器的栽培框;
提升框架,设在输送带与多层立体栽培架之间;
提升架,用于完成栽培框与输送带之间的运移并带动栽培框在提升框架内上下运动;
顶升子车,用于在提升架与多层立体栽培架之间转移栽培框;
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提升框架和提升架在输送带与多层立体栽培架之间沿输送带和多层立体栽培架的宽度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速器-安全钳系统,限速器设在行走机构上,提升框架的顶部设有滑轮,钢丝绳依次穿过滑轮和限速器后首尾连接,限速器与安装在提升架上的安全钳联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立体栽培架包括并列设置的数个栽培架单元,各个栽培架单元包括架体,沿架体的水平方向设有若干组不同高度的L形轨道,所述L形轨道沿栽培架单元的长度方向延伸,L形轨道将栽培架单元分割成多层放置栽培框的层架;所述栽培框放置在L形轨道的竖直端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框架包括两立柱,设在两立柱上用于带动提升架上下运动的链轮链条组件;所述提升框架两立柱内侧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架包括框架,框架上设有与输送带相匹配的两组链条传送带,两组链条传送带分别设在框架横向架体两侧的链条架上,框架横向架体上还设有用于支撑顶升子车、并且与顶升子车滑动配合的两条轨道,两条轨道设在两组链条传送带内侧并且与链条传送带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横向架体的端部设有与提升框架两立柱内侧的导轨相匹配的滚轮组,滚轮组包括三个滚轮,三个滚轮相抵其外圆周面形成用于夹持导轨的夹持空间;
所述框架横向架体的上方设有两个托盘导向板,两个托盘导向板设在两组链条传送带外侧并且与链条传送带平行,各个托盘导向板的两端均设有对射光电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子车包括车体框架、设于车体框架底部的行走组件,设于车体框架内用于将其上方的顶升板顶升和下降的顶升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板两侧的前端及后端分别设有导柱,车体框架内设有四个导向套,导柱可竖直往复移动地穿设在该导向套内;
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的摇杆与转轴连接,两个平行摇杆分别连接在转轴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底座支架,设于底座支架底部并且与滑轨滑动配合的主动轮、从动轮以及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驱动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底座支架,设于底座支架底部并且与滑轨滑动配合的主动轮、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套设在转轴的两端,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轴的转动;所述底座支架底部还设有与滑轨滑动配合的导轮组,导轮组包括两个导轮,两个导轮分别设在滑轨的两侧并与该滑轨侧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慧瞳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慧瞳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90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拖把桶
- 下一篇:一种基于槽道的作物根系表型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