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 NAND FLASH存储阵列的TCAM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9205.6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2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杨昊璋;康晋锋;韩润泽;项亚臣;刘晓彦;刘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C7/12 | 分类号: | G11C7/12;G11C8/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nand flash 存储 阵列 tcam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公开是一种基于3D NAND FLASH存储阵列的TCAM及其操作方法。该TCAM包括:数据输入单元,包括上下两个相邻的字线,用于加载待搜索数据;数据存储单元,包括上下两个相邻的FLASH存储单元,预先存储数据库数据,以与待搜索数据进行内容比较;控制驱动单元,包括漏极选择管、源极选择管、漏极选择线、源极选择线和位线,用于逻辑功能的控制;匹配结果输出单元,包括一源线,输出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对待搜索数据的查找和匹配结果。由于3D NAND FLASH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掉电之后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在非查找状态不需持续供电,所以相比传统的基于SRAM的TCAM而言,本公开的TCAM没有待机功耗,能够明显降低静态功耗,有效减小电路面积,对未来TCAM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半导体器件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 NAND FLASH存储阵列的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Ternary 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TCAM)是通过输入内容来查找数据所在的地址,这个性质使得它在稀疏编码、IP路由和近似计算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然而,传统的TCAM是基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器件来实现,一个TCAM单元就需要16个CMOS晶体管来构建;同时当TCAM工作在非查找状态时,为了使保存的数据不丢失,整个系统也需要持续供电,待机功耗会很大。
此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供搜索查找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TCAM实现方法将会对功耗和电路面积等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发展一种低功耗、高密度的TCAM实现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基于3D NAND FLASH存储阵列的TCAM及其操作方法,以满足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下急剧增长的搜索需求。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3D NAND FLASH存储阵列的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包括:
数据输入单元,包括上下两个相邻的字线WL,用于加载待搜索数据;
数据存储单元,包括上下两个相邻的FLASH存储单元,用于预先存储数据库数据,以与待搜索数据进行内容比较;
控制驱动单元,包括漏极选择管、源极选择管、漏极选择线DSL、源极选择线SSL和位线BL,用于逻辑功能的控制;以及
匹配结果输出单元,包括一条源线SL,用于输出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对待搜索数据的查找和匹配结果。
上述方案中,在该基于3D NAND FLASH阵列的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中,字线WL连接在用作存储的FLASH存储单元的栅端,漏极选择线DSL连接在漏极选择管的栅端,源极选择线SSL连接在源极选择管的栅端,位线BL连接在漏极选择管的漏端,源线SL连接在源极选择管的源端,FLASH存储单元之间源漏串联连接。
上述方案中,该基于3D NAND FLASH阵列的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在搜索时,首先将待搜索数据转换为相应的电压值加载到字线WL上,对于起控制作用的位线BL、源极选择线SSL、漏极选择线DSL加载合适的驱动电压,源线SL接地,通过感知源线SL输出的电流大小来判断数据匹配的结果。
上述方案中,同一条位线上所连的不同NAND FLASH单元串之间可以进行并行搜索,3D NAND FLASH阵列的不同PAGE之间也可以进行并行搜索,据此可以满足未来TCAM系统的超大规模并行搜索需求。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3D NAND FLASH阵列结构与用作存储器的3DNAND FLASH结构相同,无须作额外改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3D NAND FLASH存储阵列的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的操作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9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