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挂接驳的倒三轮前双轮可变外形优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9232.3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4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吕榕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榕志 |
主分类号: | B62K5/027 | 分类号: | B62K5/027;B62K5/05;B62K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32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挂 接驳 三轮 双轮 可变 外形 优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挂接驳的倒三轮前双轮可变外形优化系统。包括连接组件、方向把转向总成、方向把转向柱控制杆、方向转向连接摆杆、左右上下两边的摆臂及活动架、弹簧、弹簧座、限角定位片、车身连接件及车身连接套件、减震器、车轮铃总成和轮胎。车身连接件用于独立悬架中的中轴固定柱与方向把转向总成中的车身连接套件相连,中轴固定柱与方向把转向总成中的转向轴是平行的。每组(2支)减震器通过减震器转向总成或摇臂式减震转向机架或一体式减震转向机架与活动架的轮胎转向座套管连接后,减震器的另一端把车轮夹在中间连接,或把车轮放在减震器组下端内侧或外侧连接。形成前双轮(内、中、外)放置的三种外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倒三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挂接驳的可左右摇摆能自回正平衡的独立悬架及双前轮有多种不同外形变化的优化系统。
背景技术
倒三轮(含电动)摩托车是一个较为新型的产品,在复杂的地形环境下,平稳安全通过较二轮为好,特别是转弯轮胎抓地力强于二轮摩托车。倒三轮(含电动)摩托车与四轮摩托车相比则显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为此,近年来极受民众喜爱。
例如法国的标致倒三轮摩托车,其转向是通过电动和机械对前轮的控制实现的。但操控性复杂,成本高,不易为一般驾驶员习惯驾驶。国内的吉利倒三轮的双前轮总成是把四轮沙滩车的技术应用到它使用,需要两轮的轮距宽度较大,才能确保车体的稳定性,一般窄小的路面不易通过。
一般倒三轮摩托车中一般采取让左右前双轮减震器来减少路面对车身的冲击,没有车身侧倾自回正平衡装置,通过高低不平路面时安全稳定性低。
一般倒三轮摩托车中设有的侧倾变形装置直接组装在转向机构下部,会占用装配车轮的空间,只能设计使用小号车轮为前双轮,不能使用各种大号车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一般倒三轮车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加工成本和简化生产工艺,本人发明提供全机械简单操作的一种产品:外挂接驳的倒三轮前双轮可变外形优化系统。在本优化系统中加入了一种轴对称图形在中轴线的介入下两边做轴对称运动的一种能回正平衡的小汽车常用的独立悬架,独立悬架通过连接减震器后和轮胎相连,使倒三轮的左右轮胎平稳运动的同时,在平衡弹簧的作用力下,倒三轮前双轮在车身侧倾的时候更能加大对地面的抓力,安全稳定地快速通过各种高低不平的路面。由于本优化系统中的独立悬架不是直接在转向机构上,而是把侧倾变形装置设置在方向把转向总成的正前方,不用占用装配车轮的空间,可以为装大号车轮提供最大的空间,使传统倒三轮的前轮小轮胎改变为可适应现有的各种尺寸轮胎了。通过独立悬架的中轴固定柱上的车身连接件与转向机构中的车身连接套件相连后,由后轮驱动,方向把操控前平行两轮控制转向,倒三轮摩托车通过高低不平的路面对轮胎的被动作用力和驾驶员对车身方向把的主动作用力下,倒三轮摩托车可垂直于地面或与地面倾斜驾驶。倒三轮摩托车在正常行驶中通过路口遇红灯停车时,驾驶员可以不用用脚或车身支架去支撑车身平衡,车辆停驶放置时,车身基本与地面垂直状态下车身不用支架支撑而不会倒下。直线行驶时因为有前双轮支撑摩托车而更平稳,在转弯过程中前双轮抓地力更大,可提高转弯速度,安全平稳通过转弯路段。操控时只需要通过改变重心的变化即可控制转向的角度与速度。在不改变原型二轮摩托车的长、宽、高及轮胎大小和减震器长短的情况下,本优化系统适用于所有二轮摩托车改变生产为更安全驾驶的倒三轮摩托车。本技术方案也可适用于四轮(含电动)摩托车或四轮轻便机动车和电动倒三轮自行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榕志,未经吕榕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92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太阳能无线示功仪
- 下一篇:通用卡尺自动检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