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电子牲畜穿戴传感器的防剪拆牲畜穿戴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9409.X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8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沈世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东彩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11/00 | 分类号: | A01K11/00;G01S19/4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拉沃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郜文刚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路***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电子 牲畜 穿戴 传感器 防剪拆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微电子牲畜穿戴传感器的防剪拆牲畜穿戴环,包括导电胶环、控制器和导电双针扣,所述导电胶环、控制器、导电双针扣电性连接行程一个闭合回路;所述控制器包括壳体、设在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池、CPU控制芯片、通信模组、GPS模组、传感开关,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两端导电触点,所述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控制模组安装接点,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窗口。当导电胶环、壳体内的导电触点、导电双针扣等任意一处人为分离或剪拆断开,CPU控制芯片能够将报警信息交由通信模组,GPS生成定位信息及无线路由器传至远程监控管理中心预警处置,使之能够有效防范牧场牲畜信息欺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微电子牲畜穿戴传感器的防剪拆牲畜穿戴环。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现有物联网+人工智能与畜牧业的融合为智慧畜牧提供了远程管理路径,也逐步成为行业的共识;但是目前我国征对每只动物建立唯一可识别ID身份标识码,并在标签内录入该物种的身份信息。在对动物进行饲养管理时,只需通过RFID扫描终端对动物标签进行打卡计数,加上GPS模组定位(电子围栏)管理,通过物联网上传至管理中心平台计算汇总,目的是反应牧场牲畜的存在感,起到对牲畜有效管理。
以上装置成在缺点:现有牲畜RFID芯片耳钉或GPS模组定位穿戴模块容易被人为拆卸(卸钉和剪带),导致远程无法监控牲畜真实活体数据,平台反应数据存在假象,而失去管理的效果,造成牲畜流失。
发明内容
为了防止牲畜RFID芯片耳钉或GPS模组定位穿戴模块容易被人为剪拆(卸钉和剪带),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微电子牲畜穿戴传感器的防剪拆牲畜穿戴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微电子牲畜穿戴传感器的防剪拆牲畜穿戴环,包括导电胶环、控制器和导电双针扣,所述导电胶环、控制器、导电双针扣电性连接行程一个闭合回路;所述控制器包括壳体、设在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池、CPU控制芯片、通信模组、GPS模组、传感开关,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两端导电触点,所述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控制模组安装接点,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窗口。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两端导电触点与所述导电胶环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胶环上对称设有能够适应牲畜生长的弹性伸缩部。
优选地,所述窗口位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导电双针扣的一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导电胶环、壳体内的导电触点、导电双针扣等任意一处人为分离或剪拆断开,CPU控制芯片能够将报警信息交由通信模组,GPS生成定位信息及无线路由器传至远程监控管理中心预警处置,使之能够有效防范牧场牲畜信息欺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微电子牲畜穿戴传感器的防剪拆牲畜穿戴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2-CPU控制芯片,3-通信模组,4-GPS模组,5-传感开关,6-电路板,7-两端导电触点,8-窗口,9-弹性伸缩部,10-控制模组安装接点,11-导电胶环,12-导电双针扣,13-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东彩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东彩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94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