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井组平台丛式井高效压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9887.0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涛;都清旺;兰建平;钟新荣;池晓明;谢涛;刘欢;李泽锋;孙亮;张凡;陈燕;田少华;柴龙;陶长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3/267;E21B43/27;E21B43/11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井组 平台 丛式井 高效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井组平台丛式井高效压裂方法,具体步骤为:大井组平台采用1套压裂设备、2套泵注系统、2套测井设备,以3‑6口井为1个作业单元,采用多通道高压分配器一次性连接至所有井口,通过井间切换实现多口井同步交叉作业;大井组平台丛式井组井筒内措施不间断压裂施工。本发明配套高低压分配器、多通道高压分配器、4寸高压管线、8寸大管径供液管线,减少井场高低压管线数量,标准化布局。使得在水平井改造段数增多,施工规模增大的情况下,能大大缩短施工改造时间及完井周期,有效地提高了丛式水平井作业施工效率及施工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的一种工艺模式,用于井下作业中致密油气储层丛式井大规模压裂施工,特别涉及一种大井组平台丛式井高效压裂方法。
背景技术
水平井大规模开发已经成为提高单井产量和压裂改造施工作业效率的有效措施。近年来,随着水平井钻井技术的进步,大规模开发水平井丛式井组已成为低渗透油气田转变开发方式、提高单井产量的主要方向。近年来,丛式井压裂施工主要采用水力泵送桥塞工艺,统计2018年施工数据,单套机组平均施工为2段/天,日有效压裂时间6小时,与国外知名油服日平均压裂6.5段,日有效压裂时间11-13.5小时相比有明显差距。因此,形成适合长庆致密油气储层水平井改造高效、快速的压裂方法,提高施工效率的需要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水平井改造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井组平台丛式井高效压裂方法,本发明配套高低压分配器、多通道高压分配器、4寸高压管线、8寸大管径供液管线,减少井场高低压管线数量,标准化布局。使得在水平井改造段数增多,施工规模增大的情况下,能大大缩短施工改造时间及完井周期,有效地提高了丛式水平井作业施工效率及施工效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井组平台丛式井高效压裂方法,具体步骤为:
大井组平台采用1套压裂设备、2套泵注系统、2套测井设备,以3-6口井为1个作业单元,采用多通道高压分配器一次性连接至所有井口,通过井间切换实现多口井同步交叉作业;大井组平台丛式井组井筒内措施不间断压裂施工。
所述的2套泵注系统提供的压裂泵注流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行主压裂,另一部分进行泵送桥塞、射孔、投球和试挤作业。
现场使用1套压裂设备进行压裂施工,配备足够的3寸或4寸高压管线,实现不动压裂设备转井压裂;组间不动压裂设备,倒换高压管线,完成井间转换;组内不动高压管线,倒分流管汇闸门,进行井间转换。
大井组平台丛式井组井筒内措施不间断压裂施工的具体步骤为:
采用胍胶液连续加砂、电缆泵送桥塞分段工艺施工,按多口井,每口井10段,使用一套压裂机组、两套射孔装置进行层间拉链式压裂,平均每天压裂8段,压裂周期6天,总段数增或减,压裂时间按每8段增或减1天。
所述的采用胍胶液连续加砂、电缆泵送桥塞分段工艺施工,按4口井,A井、B井、C井和D井,每口井10段,使用一套压裂机组、两套射孔装置,其中A、B井共用1号射孔装置;C、D井共用2号射孔装置,进行层间拉链式压裂,平均每天压裂8段,压裂周期6天,总段数增或减,压裂时间按每8段增或减1天。
每天压裂方法如下:
第一,第1段压裂:A井加砂压裂;
第二,A井压裂同时,1号射孔装置进行A井泵送射孔准备工作;
第三,第2段压裂:B井倒换压裂流程;
第四,B井压裂同时,1号射孔装置进行A井泵送射孔作业,当天第1次泵送,射孔结束上提至井口等待B井压裂施工结束;安装射孔弹进行B井泵送射孔准备工作;
第五,第3段压裂:C井倒换压裂流程进行压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9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