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标定参数优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0158.7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2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宋大凤;杨丽丽;云千芮;曾小华;梁伟智;王诗元;郑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20/00 | 分类号: | B60W20/00;B60W20/15;B60W50/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李荣武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客车 整车 控制器 标定 参数 优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标定参数优选方法,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整车约束边界和标定响应、基于平均综合能量传递效率求出百公里理论油耗、制定基于发动机最优控制的整车能量管理策略、根据能量管理策略构架优选标定参数、确定一维标定参数可行域五个步骤。充分考虑整车控制器标定参数与整车经济性的关系,深入分析整车能量管理策略构架,根据该构架优选出整车控制器标定参数,并通过理论分析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标定参数可行域,该方法有利于快速优选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标定参数,减小标定参数可行域范围,缩短整车控制器的研发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标定参数优选方法。
背景技术
客车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对我们的生活出行和国家经济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减少,传统客车正向新能源客车逐渐转变,混合动力客车作为新能源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保证了整车的动力性,又实现了节能减排,所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混合动力客车的整车控制器相比于传统客车要复杂很多,因为混合动力客车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如何控制各种工作模式的切换以及系统转矩的分配是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的工作核心。通常在设计整车控制器时需要经历标定过程,而标定结果直接影响整车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多数研究往往是通过不断试验来选择最佳标定参数及其可行域,但该过程繁琐复杂、效率较低,延长了控制器的开发周期。
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 108515962 A,公布日为2018-09-11,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器快速标定方法,该方法中提到了在满足整车动力性的前提下,以燃油经济性和电能消耗量为标定目标提取一维标定参数并确定可行域,该方法使标定过程更加有序,提高了标定效率,但该方法中需要进行多次荷电状态试验来得到燃油消耗量和电能消耗量,没有具体的油耗函数便于进行仿真,且该方法没有考虑SOC不平衡对标定响应的影响;其次,该方法没有逐层分析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导致选出的标定参数数量较多,同时没有考虑理论分析与实际经验的作用,导致标定参数可行域区间过大,不利于进行标定工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标定参数优选方法,推导出基于平均综合能量传递效率的理论油耗作为标定响应,深入分析基于发动机最优控制的整车能量管理策略,优选出与整车经济性紧密相关的标定参数,并通过理论分析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将标定参数确定在较小的可行域区间,有利于快速进行标定参数的选取以及可行域的确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标定参数优选流程繁琐、标定参数可行域范围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标定参数优选方法,为充分发挥混合动力客车节油性能,围绕整车经济性开展整车控制器标定参数的优选,可快速选出整车控制器标定参数,缩短整车控制器研发周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标定参数优选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步,选择整车约束边界和标定响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①以满足混合动力客车动力性作为整车约束边界;
②以满足电量平衡条件下的百公里理论油耗作为标定响应;
第二步,推导由平均综合能量传递效率求出的百公里理论油耗公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混合动力系统划分为动力源模块、传动系统模块以及车体模块,其中,动力源模块包括发动机和电机,传动系统模块包括行星齿轮机构、变速箱以及主减速器,车体模块主要指整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②根据动力源模块、传动系统模块和车体模块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推导出混合动力系统的平均综合能量传递效率ηtr如式(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01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线材生产线夹送辊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尾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