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触控传感器的滑门的密封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0449.6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7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神谷佳彦;越道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25 | 分类号: | B60J10/25;B60J10/84;B60J10/21;G01V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再言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2 | 代理人: | 马少东;石萍 |
地址: | 日本广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传感器 密封 构造 | ||
一种密封性能优异的带有触控传感器的滑门的密封构造。该密封构造是,在凸缘(F)上组装有触控传感器(10),凸缘是在沿着车体的前后方向移动来开闭开口部的滑门(1)的前边缘部突出形成的,触控传感器沿上下方向延伸,检测夹入到触控传感器与开口部之间的异物的存在,内密封条(20)和导水密封条(30)与滑门(1)弹性接触,内密封条安装在开口部周围,导水密封条在开口部上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而安装在内密封条的上方,在滑门关闭时与凸缘相对向而接近于凸缘的开口部前侧的车身板件(5)的位置,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向车外侧突出的缓冲构件(100),且设有从触控传感器向缓冲构件侧延伸并与缓冲构件弹性接触的突条构件(2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触控传感器(Touch Sensor)的滑门(Sliding Door)的密封构造,触控传感器组装在沿着旅行车、单厢式汽车等这样的车体的前后方向移动的滑门上,在滑门与开口部之间夹入手指等异物时输出对应的信号而检测出异物的存在。
背景技术
如图7及图8所示,在旅行车等那样的利用滑门1沿着车体的前后方向移动来开闭车体的开口部的汽车上,在滑门1的前边缘部安装有触控传感器10,该触控传感器10向着车体前侧突出设置,且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例如专利文献1的图1、图2、图6)。
另外,在开口部周围呈环状安装有内密封条(Inner Seal)20,在滑门1关闭时与滑门1的车内侧弹性接触而将车内外密封。另外,在开口部上部安装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导水密封条(Drip Seal)30,在滑门1关闭时和内密封条20一起与滑门1的车内侧弹性接触而将车内外密封。导水密封条30安装在内密封条20的上方。
如图9所示,触控传感器10具有: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的安装基部11,其安装在形成于滑门1的前边缘部的凸缘F上,包括有车内侧侧壁11a、车外侧侧壁11以及连结壁11c;中空部12,其一体成型于连结壁11c;倾斜壁部14,其从车外侧侧壁11b的后端部向着车外侧后方倾斜而延伸;密封唇部15,其从倾斜壁部14的后端部向着车内侧前方倾斜而延伸,在滑门1关闭时与相对向的前门2的车内侧面弹性接触;在中空部12插入有传感器(感压传感器)S,该传感器(感压传感器)S在人体的一部分(手指或手足)等异物夹入到滑门1与车身侧开口部之间的情况下检测出该夹入而输出对应的电子信号。
另外,在安装基部11的内侧设置有进一步向内侧延伸而与凸缘F弹性接触并保持在凸缘F上的多个卡止唇部16和卡止部17,另外,在安装基部11,为了提高刚性而埋入设置有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的芯材18。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专利第5083008号公报。
在这样的密封构造中,如图8及图9所示,存在有如下这样的问题:来自上方的水W虽然由导水密封条30接住,但是该水W被向着车辆前侧排水而流下,从触控传感器10与前门2的车内侧面之间到达内密封条20。特别是在触控传感器10设置的密封唇部15,虽然与前门2的车内侧面弹性接触但并没有构成为完全密封,因此水W仍然会到达内密封条20。
更具体而言,如在专利文献1中也示出的那样,在通常的车辆中,滑门前端的凸缘F并不能将能够安装触控传感器10的大致直线形状维持到滑门上端部,因此触控传感器10并不能一直设定到滑门上端部。所以,触控传感器10的密封唇部15与前门2的密封线上端位于比滑门上端部低的位置。
另外,有可能造成雪从滑门1与车身板件(Body Panel)5之间之间进入,或者声音也能侵入。
此时,仅利用内密封条20,则由于组装配合偏差等而存在不能防止水W、雪或声音侵入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优异的带有触控传感器的滑门的密封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0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记录介质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