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芸薹链格孢菌代谢物在制备黄曲霉菌抑菌剂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80664.6 申请日: 2020-03-16
公开(公告)号: CN111471721B 公开(公告)日: 2022-10-04
发明(设计)人: 杨胜利;刘兴泉;金建德;胡浩;何志平;吴峰华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P1/02 分类号: C12P1/02;A01N63/30;A01P3/00;C12R1/645
代理公司: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代理人: 黄美娟;李世玉
地址: 310014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芸薹链格孢菌 代谢物 制备 黄曲霉菌 抑菌剂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芸薹链格孢菌代谢物在制备黄曲霉菌抑菌剂中的应用,所述代谢物是将芸薹链格孢菌发酵液超声破碎,过滤,滤液浓缩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相浓缩至恒重获得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芸薹链格孢菌代谢物对黄曲霉菌抑菌活性以及用于储粮抑菌剂的应用。传统抑制霉菌制剂为制霉菌素等抗生素,残留危害较大,天然的抑菌剂将是未来市场的趋势,该抑菌剂产量大,工艺简单,更加安全,环保。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曲霉抑菌剂,特别涉及一种芸薹链格孢菌代谢物在制备黄曲霉菌抑菌剂中的应用。

(二)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引发的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促使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愈发重视。对此,诸多国家针对粮食和食品内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进行限量设定。欧盟地区强化对食品内黄曲霉毒素含量的管控,在国际上制定出了严格而规范的食品黄曲霉毒素含量限量标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黄曲霉毒素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粮食产品的安全性。研发对黄曲霉毒素进行防控,尤其是粮食储藏过程中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防控方法,有利于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有效防控,使粮食安全得到保障,为我国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粮食产品。通过研究,黄曲霉毒素属于Ⅰ类致癌物,通常来讲,动物与人类也主要是借助相应的膳食渠道来摄取一定的黄曲霉毒素。等到该毒素进入到人与动物体内,会产生极强亲肝性,极易引发肝脏出血、胆管增生与脂肪变性等,进而引发肝癌。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芸薹链格孢菌代谢物在制备黄曲霉菌抑菌剂中的应用,能够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并且在稻谷储藏过程中控制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芸薹链格孢菌代谢物在制备黄曲霉菌抑菌剂中的应用,所述代谢物是将芸薹链格孢菌发酵液超声处理,使细胞破碎,过滤,滤液浓缩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相浓缩至恒重获得的。

进一步,所述芸薹链格孢菌代谢物按如下方法制备:将芸薹链格孢菌接种于含200mL发酵培养基的500mL锥形瓶中,28℃、180r/min培养7d,获得发酵液;将发酵液超声破碎后抽滤,取滤液经孔径为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微滤液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原体积的1/4,用1倍体积乙酸乙酯萃取至乙酸乙酯相肉眼观察无明显颜色变化,合并乙酸乙酯萃取相,再次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恒重,获得芸薹链格孢菌代谢物;所述发酵培养基组成:硝酸钠3g/L,磷酸氢二钾1g/L,硫酸镁(MgSO4·7H2O)0.5g/L,氯化钾0.5g/L,硫酸亚铁0.01g/L,蔗糖30g/L,溶剂为蒸馏水,pH7.0~7.2。

进一步,所述芸薹链格孢(Altemaria brassicae)Gb.PY-F2,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19126,保藏日期为2019年3月6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已在专利申请201910174849中公开。

进一步,所述超声破碎条件为:在405W条件下,每工作3s,间歇4s,进行300次循环。

进一步,所述芸薹链格孢菌发酵前先接种于PDA培养基中,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d;再用无菌打孔器将芸薹链格孢菌沿着菌落边缘打直径为5mm的菌饼,接种于发酵培养基;PDA培养基组成:马铃薯200g/L,葡萄糖20g/L,琼脂15~20g/L,溶剂为蒸馏水,自然pH。

进一步,所述抑菌剂是将芸薹链格孢菌代谢物溶于丙酮中,即为抑菌剂溶液;所述丙酮体积用量以芸薹链格孢菌代谢物重量计为10-20mL/g。

进一步,所述黄曲霉菌为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CGMCC 3.4408。

进一步,所述抑菌剂为储粮抑菌剂,所述储粮优选稻谷,所述储粮抑菌剂为0.1-0.5g/mL的芸薹链格孢菌代谢物乙醇溶液,施用量为0.5升/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0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