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杂环类衍生物的盐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0734.8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金传飞;钟文和;许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东阳光新药研发有限公司;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10 | 分类号: | C07D209/10;A61K31/496;A61P3/04;A61P1/00;A61P25/00;A61P25/22;A61P25/18;A61P25/14;A61P25/16;A61P2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71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杂环类 衍生物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芳杂环类衍生物的盐及其用途。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盐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盐或所述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治疗或减轻与5‑HT6受体有关的疾病,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芳杂环类衍生物的盐及其用途,具体涉及3-(二氟甲基)-1-((3-氟苯基)磺酰基)-4-(哌嗪-1-基)-1H-吲哚的盐、所述盐的晶型及它们的用途,进一步涉及包含所述的盐或所述盐的晶型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例如焦虑、抑郁等均与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或血清素的紊乱有关。作为脑中主要的调节性神经递质,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的功能是通过被称为5-HT1,5-HT2,5-HT3,5-HT4,5-HT5,5-HT6和5-HT7的大量受体家族介导的。基于脑中高水平的5-HT6受体mRNA,已经提出5-HT6受体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病症的病理学和治疗中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已经确定5-HT6选择性配体对某些CNS(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有潜在治疗作用,例如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病、焦虑症、抑郁症、躁狂抑郁症、精神病、癫痫、强迫症、偏头痛、阿尔茨海默症(认知记忆增强)、睡眠障碍、进食障碍(如食欲缺乏和食欲过盛)、惊恐发作、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注意力缺陷障碍、滥用药物(例如可卡因、乙醇、尼古丁和苯并二氮杂类)引起的脱隐性脑综合症、精神分裂症以及与脊柱创伤或头部损伤有关的病症(如脑积水)。预计所述5-HT6选择性配体还可用于治疗某些胃肠类疾病如功能性肠病。(参见例如Roth,B.L.,等,J.Pharmacol.Exp.Ther.,1994,268,1403-14120;Sibley,D.R.,等,Mol,Pharmacol.,1993,43,320-327;Sleight,A.J.,等,Neurotransmission,1995,11,1-5和Sleight,A.J.,等,Serotonin ID Research Alert,1997,2(3),115-118)。
研究发现,已知的5-HT6受体选择性拮抗剂能够明显地提高额叶皮质中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水平,而不提高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或5-HT的水平。这种在记忆和认知过程中注意到的特定神经化学物质的选择性升高强烈地表明了5-HT6配体在认知中的作用(Dawson,L.A.;Nguyen,H.Q.;Li,P.,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0,130(1),23-26)。用已知的选择性5-HT6受体拮抗剂对动物的记忆和学习进行的研究有一些积极的效果(Rogers,D.C.;Hatcher,P.D.;Hagan,J.J.,Society of Neuroscience,Abstracts,2000,26,680)。5-HT6配体的相关潜在治疗用途是治疗儿童和成年人的注意力缺陷症。因为5-HT6受体拮抗剂看起来提高了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途径的活性,以及因为ADHD与尾状核中的异常有关(Ernst,M;Zametkin,A.J.;Matochik,J.H.;Jons,P.A.;Cohen,R.M.,Journalof Neuroscience,1998,18(5),5901-5907),所以,5-HT6受体拮抗剂可以治疗注意力缺陷症。还已经确定5-HT6受体拮抗剂是治疗肥胖症的潜在有用化合物。参见例如Bentley等,Br.J.Pharmac.1999,增刊126;Bentley等,J.Psychopharmacol.1997,增刊A64:255;Wooley等,Neuropharmacology 2001,41:210-129和WO020988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东阳光新药研发有限公司;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东阳光新药研发有限公司;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0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臂式装卸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灰盒集中放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