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压茶加工用蒸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0850.X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4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涛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压茶 工用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蒸茶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紧压茶加工用蒸茶设备,包括蒸汽进口、进茶斗、蒸笼、第一蒸茶通道、第二蒸汽通道、第二出茶器;进茶斗与蒸笼相连接,蒸笼的壁上钻有许多蒸汽通孔,第一蒸汽通道包裹在蒸笼外边;蒸笼的腔体内安装有壁上钻有许多蒸汽通孔的第二蒸汽通道,第二蒸汽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呈错落排列的通气管,该通气管贯穿蒸笼的侧壁,第二蒸汽通道通过通气管实现与第一蒸汽通道之间的相互连通。本发明解决了位于蒸笼中心部位的茶叶由于无法与蒸汽充分接触,所以存在无法蒸透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茶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紧压茶加工用蒸茶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紧压茶加工用蒸茶设备,如图1和如图2所示,由进茶斗2、第一蒸茶通道4、蒸笼3、第一出茶器5等部分组成,进茶斗2用薄钢板制成,是一喇叭形的漏斗,进茶斗2与蒸笼3相连接,蒸笼3的壁上钻有许多蒸汽通孔,第一蒸汽通道4包裹在蒸笼3外边,与蒸笼3的壁之间的空隙为5mm,第一出茶器5内设有四片的叶轮,叶轮逆时针旋转。
蒸茶过程:当半成品茶从进茶斗2徐徐落入蒸笼后,蒸汽通过第一蒸汽通道4,经通气孔进入蒸笼3而蒸软茶叶,蒸汽通过叶层后由进茶斗2排出,茶叶在蒸笼3内停留时间的长短,由第一出茶器5控制,第一出茶器5转速快,茶叶在蒸笼3内停留的时间就短,反之则长,第一出茶器5具有密封作用,以防止空气倒流。
但是上述的蒸茶设备无法解决位于蒸笼中心部位的茶叶由于无法与蒸汽充分接触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压茶加工用蒸茶设备,以解决位于蒸笼中心部位的茶叶由于无法与蒸汽充分接触,所以存在无法蒸透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紧压茶加工用蒸茶设备,包括蒸汽进口、进茶斗、蒸笼、第一蒸茶通道、第二蒸汽通道、第二出茶器;
进茶斗与蒸笼相连接,蒸笼的壁上钻有许多蒸汽通孔,第一蒸汽通道包裹在蒸笼外边;
蒸笼的腔体内安装有壁上钻有许多蒸汽通孔的第二蒸汽通道,第二蒸汽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呈错落排列的通气管,该通气管贯穿蒸笼的侧壁,第二蒸汽通道通过通气管实现与第一蒸汽通道之间的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茶斗是一喇叭形的漏斗。
进一步的,所述蒸笼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茶器,第二出茶器与蒸笼呈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茶器的中部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出茶板和第二出茶板,第一出茶板贯穿第二出茶器的侧壁并延伸至其腔体外且与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第二出茶板贯穿第二出茶器的侧壁并延伸至其腔体外且与第二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
(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进茶斗的腔体内安装有壁上钻有许多蒸汽通孔的第二蒸汽通道,第二蒸汽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呈错落排列的通气管,从而解决了位于蒸笼中心部位的茶叶由于无法与蒸汽充分接触,所以存在无法蒸透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紧压茶加工用蒸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紧压茶加工用蒸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C-C线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涛,未经熊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08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