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1168.2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7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J·S·坎贝尔;W·W·小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7 | 分类号: | H01R12/77;H01R12/79;H01R13/502;H01R13/627;H01R13/639;H05K1/02;H05K1/11;H05K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浦易文 |
地址: | 巴巴多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1.一种电连接器(10),包括:
壳体(12),所述壳体构造成接纳平坦的第一基材(18),所述第一基材包括具有第一接触区域(22)的导电的第一电路迹线,并且所述壳体还构造成接纳平坦的第二基材(28),所述第二基材包括具有第二接触区域(32)的导电的第二电路迹线(30),其中,所述壳体(12)构造成将所述第一接触区域(22)与所述第二接触区域(32)对准;以及
施力装置(14),所述施力装置构造成向所述第一基材(18)和所述第二基材(28)施加第一压缩接触力(50)和与所述第一压缩接触力(50)相反的第二压缩接触力(54),从而使所述第一接触区域(22)与所述第二接触区域(32)紧密压缩接触,
所述施力装置(14)包括:
第一弹簧构件(46),所述第一弹簧构件构造成将所述第一压缩接触力(50)施加到所述第一基材(18);以及
第二弹簧构件(48),所述第二弹簧构件构造成将所述第二压缩接触力(54)施加到所述第二基材(28),
所述第一弹簧构件(46)是具有第一曲率半径(58)的弧形第一固定梁(56),所述第二弹簧构件(48)是具有第二曲率半径(58)的弧形第二固定梁(60),且其中,所述第一曲率半径(58)小于所述第二曲率半径(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致动构件(40),所述致动构件构造成通过与所述施力装置(14)的相互作用来增加施加到所述第一基材(18)和所述第二基材(28)的所述第一压缩接触力(50)和所述第二压缩接触力(54),所述致动构件(40)能从预备位置(36)运动到工作位置(38),在所述预备位置中,所述致动构件(40)不增加所述第一压缩接触力(50)和所述第二压缩接触力(54),在所述工作位置中,所述致动构件(40)增加所述第一压缩接触力(50)和所述第二压缩接触力(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构件(40) 的尺寸设置成使得不管所述第一基材(18)和所述第二基材(28)的总厚度如何,所述第一压缩接触力(50)和所述第二压缩接触力(54)的增加都在预定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接触力(50)和所述第二压缩接触力(54)仅由所述施力装置(14)提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装置(14)设置在所述壳体(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装置(14)具有构造成围绕所述第一基材(18)和所述第二基材(28)的敞开的盒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装置(14)由金属材料形成,所述壳体(12)由聚合物材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致动构件(40),所述致动构件能从预备位置(36)运动到工作位置(38),在所述预备位置中,所述致动构件(40)不位于所述第一弹簧构件(46)与所述第二弹簧构件(48)中间,在所述工作位置中,所述致动构件(40)位于第一弹簧构件(46)与所述第二弹簧构件(48)中间,其中,所述致动构件(40)构造成在处于所述工作位置(38)时将所述第二压缩接触力(54)施加到所述致动构件(40),从而将所述第二压缩接触力(54)施加到所述第二基材(2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构件(40)与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34)是一体的,所述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构造成当所述壳体(12)被接纳在对应的配合连接器(26)内并完全与之配合时允许所述致动构件(40)从所述预备位置(36)运动到所述工作位置(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11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