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替饥饿微氧厌氧耦合填料污泥侧流原位减量强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1414.4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0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任洪强;程成;耿金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1/121;C02F11/02;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替 饥饿 微氧厌氧 耦合 填料 污泥 原位 强化 工艺 | ||
1.一种交替饥饿微氧厌氧耦合填料污泥侧流原位减量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主要包括主流生物处理系统和侧流污泥减量系统;
所述主流生物处理系统包括沿污泥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缺氧池(1)、曝气池(2)和沉淀池(3),所述曝气池(2)底部通过管道将消化液泵回缺氧池(1),所述沉淀池(3)底部通过管道泵入侧流污泥减量组件,
所述侧流减量系统包括饥饿微氧填料池(4)和厌氧填料池(5),所述缺氧池(1)、饥饿微氧填料池(4)和厌氧填料池(5)内均设有用于使悬浮填料或漂浮状态污泥搅动的旋转单元(6),侧流减量系统的出口返回连接所述主流生物系统前端的缺氧池(1);
所述旋转单元(6)包括转轴组件、搅拌组件,
所述转轴组件包括上下两端设置的端部转轴节(61)、中部设置的中心转轴节(62),两个端部转轴节(61)之间通过连接细杆(63)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转轴节(62)内部中空并套设在连接细杆(63)上,中心转轴节(62)两端各通过其端头设置的传动组件(64)分别与两个端部转轴节传动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64)包括第一锥齿环(641)、第二锥齿环(642)、传动锥齿轮(643),所述第一锥齿环(641)、第二锥齿环(642)均设有两组,两个第一锥齿环(641)分别设置在中心转轴节(62)两端内壁,两个第二锥齿环(642)分别设置在两个端部转轴节(61)端头处,所述传动锥齿轮(643)设有多个,且通过轴杆周向设置在第一锥齿环(641)、第二锥齿环(642)之间的中心转轴节(62)内壁上;
所述搅拌组件主要包括搅拌筒环(65),所述搅拌筒环(65)设有三组,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端部转轴节(61)、中心转轴节(62)上,且相邻两个搅拌筒环(65)之间通过承接环(66)滑动连接,搅拌筒环(65)内壁通过若干固定杆与各个转轴节连接,搅拌筒环(65)周向设有多个纵向搅拌槽(651),所述纵向搅拌槽(651)内设有搅拌叶(652),所述搅拌叶(652)上下两端中部分别与纵向搅拌槽(651)的顶面、底面连接;
所述曝气池(2)、饥饿微氧填料池(4)内底部均设有曝气管(21)并通过管道与外界的曝气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饥饿微氧厌氧耦合填料污泥侧流原位减量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652)上下两端中部分别与纵向搅拌槽(651)的顶面、底面连接,且搅拌叶(652)与搅拌桶环(65)的切线方向呈一定夹角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饥饿微氧厌氧耦合填料污泥侧流原位减量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生物处理系统适用于缺氧-好氧-沉淀工艺,厌氧-缺氧-好氧-沉淀工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饥饿微氧厌氧耦合填料污泥侧流原位减量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流减量系统是由饥饿微氧填料池(4)和厌氧填料池(5)组成,其中装有悬浮填料,工作时,微氧填料池(4)溶解氧为0.5-1.8 mg/L,缺氧池(1)、微氧填料池(4)和厌氧填料池(5)内旋转单元转速为50-150 rpm/min。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替饥饿微氧厌氧耦合填料污泥侧流原位减量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填料为SPR-1填料、聚氨酯填料或鲍尔环填料,其填充率为5-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饥饿微氧厌氧耦合填料污泥侧流原位减量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流减量系统的饥饿微氧填料池(4)和厌氧填料池(5)的HRT为1.5-5.0h。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交替饥饿微氧厌氧耦合填料污泥侧流原位减量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污水依次送入主流生物处理系统的缺氧池(1)和曝气池(2)中处理,曝气池(2)的泥水混合液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1),一部分在沉淀池(3)固液分离后,底部沉淀的污泥回流至侧流减量系统;
2)污泥进入侧流减量系统后,依次送入微氧填料池(4)和厌氧填料池(5),最后回流至缺氧池(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14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