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流变液支护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1529.3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5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路和;杨乐新;戴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于浩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变 支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流变液支护锚杆,包括有让压锚具壳、锚杆体、让压缓冲机构、让压感应机构、磁流变阻尼器、支撑垫板和控制器,让压缓冲机构同轴设置在让压锚具壳内部,锚杆体底端与让压缓冲机构工作部底端同轴固定连接,让压感应机构感应与锚杆体同轴固定连接,磁流变阻尼器工作端与锚杆体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支撑垫板同轴设置在磁流变阻尼器顶端,让压感应机构和磁流变阻尼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该装置结构稳定,能够有效的减小围岩变形对锚杆体的影响,且使得安装工件相对锚杆体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锚杆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磁流变液支护锚杆。
背景技术
随着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水利工程、隧道工程以及矿山工程等中都会用到锚杆支护技术。在隧道工程中,我国多数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维护困难,锚杆技术显著的提高了隧道的支护效果,较大的降低了支护成本,并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传统的锚杆有分楔缝式锚杆、倒楔式锚杆、涨壳式锚杆等,但这些锚杆锚固力低,支护刚度小,可靠性差。现有让压支护锚杆虽然可以承受更大的作用力,起到让压作用,但整体的稳定性不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复杂条件下隧道及巷道围岩支护设计的要求,为隧道的安全使用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中国专利CN201821745934.8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效应的隧道围岩让压支护锚杆,该锚杆包括锚杆体、让压锚具、支撑垫板、磁流变阻尼器、第一咬合齿、第二咬合齿、卡槽、固定孔,其中磁流变阻尼器由螺母、弹簧、壳体、活塞、轴承、活塞杆、线圈、磁流变液组成;所述让压锚具为中空结构且安装在围岩内部,所述让压锚具的内部设有第一咬合齿,所述锚杆体的外围设有第二咬合齿,所述第二咬合齿与第一咬合齿相配合且使得锚杆体只能向围岩方向移动,所述方形支撑垫板的卡槽处通过胶水连接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该装置无法及时感应让压状态,不能及时控制磁流变阻尼器进行稳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流变液支护锚杆,该技术方案解决了锚杆装置工作时整体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磁流变液支护锚杆,包括有让压锚具壳、锚杆体、让压缓冲机构、让压感应机构、磁流变阻尼器、支撑垫板和控制器,让压缓冲机构同轴设置在让压锚具壳内部,锚杆体底端与让压缓冲机构工作部底端同轴固定连接,让压感应机构感应与锚杆体同轴固定连接,磁流变阻尼器工作端与锚杆体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支撑垫板同轴设置在磁流变阻尼器顶端,让压感应机构和磁流变阻尼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让压锚具壳包括有第一外壳和底板,底板同轴设置在第一外壳底端;让压缓冲机构包括有剪切头、让压片和第二固定圈,剪切头细口顶端同轴设置有内螺纹槽,第二固定圈等间距同轴设置在第一外壳内部,第二固定圈朝向剪切头的一端同轴设置有内螺纹槽,让压片外圆周面上同轴设置有第一固定圈,让压片通过第一固定圈同轴设置在放置槽上,让压片同轴还设置有通孔,让压片沿径向还均布有条形口,最底端让压片与剪切头细口端抵接,锚杆体同轴贯穿第一外壳顶端与内螺纹槽同轴拧接,锚杆体外圆周面与通孔同轴滑动配合。优选地,锚杆体底端同轴设置有凹槽;让压缓冲机构还包括有自锁装置,自锁装置包括有固定柱、限位圈、伞状开合弹簧片和固定螺栓,固定柱同轴设置在内螺纹槽内部底端,限位圈同轴设置在凹槽内部底端,伞状开合弹簧片凹面朝下通过固定螺栓同轴设置在固定柱顶端,伞状开合弹簧片沿径向设置有开口,伞状开合弹簧片最大外径大于限位圈内径,工作状态下,伞状开合弹簧片同轴卡接在凹槽内部且边缘抵接在限位圈顶端。
优选地,让压锚具壳顶端还同轴设置有第一滑动座,锚杆体通过第一滑动座与让压缓冲机构同轴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未经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1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自适应负载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