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卵白冰裂釉瓷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1768.9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8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苏素梅;张国向;余县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鸿骏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34;C04B41/86;C03C8/20;C03C8/04;C03C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君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9 | 代理人: | 陈德阳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卵白 冰裂釉瓷 制备 方法 | ||
一种卵白冰裂釉瓷的制备方法,所述卵白冰裂釉瓷包括坯体和釉料;坯体包括以下原料:钾长石、德化高岭土、德化石英、叶腊石、蛇纹石、透辉石、氧化镁、氧化锂、氧化锌、氧化锆,釉料包括以下原料:釉果、釉灰、熔块,釉果包括以下原料:钙长石、德化石英、德化方解石、白云石、透闪石、硅灰石,通过改进釉料基础配方,限定釉果和熔块的组成,使烧制成的瓷器釉面呈白中泛青的卵白色,且纹路密如鱼鳞,斜向开裂,大小叠压,时隐时断,层次错迭,纹色莹澈透明,纹路细深入骨,给人以釉表冰莹,釉里凸如鳞的质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瓷器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卵白冰裂釉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冰裂纹釉是一种艺术价值最高的裂纹艺术釉,其特征为釉层内明暗度不同的裂纹白边,像鱼鳞一样层层叠叠的分布在釉层当中,其纹理走向如薄冰裂缝,纹片两端细如针尖,呈现出斜直、直曲、弧曲等不规则的纹路。整体纹理则状如鱼鳞,斜向开裂,大小叠压,形似花朵,纹色莹澈透明。此釉最初见于北宋汝官窑,继而为南宋官窑、龙泉窑所传承,龙泉黑胎器偶见。由于冰裂纹的形成不仅仅是由胎、釉的膨胀系数不匹配所决定,还与坯釉中间层的形状、釉的熔融性能等有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卵白冰裂釉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卵白冰裂釉瓷的制备方法,所述卵白冰裂釉瓷包括坯体和釉料;
所述坯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钾长石18-22份、德化高岭土25-30份、德化石英30-40份、叶腊石15-18份、蛇纹石8-12份、透辉石5-10份、氧化镁8-12份、氧化锂3-5份、氧化锌4-8份、氧化锆2-4份;
所述釉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釉果82-90份、釉灰10-15份、熔块5-8份;
所述釉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钙长石30-40份、德化石英25-30份、德化方解石10-18份、白云石12-16份、透闪石5-8份、硅灰石10-15份;
所述熔块的化学组成如下:SiO2:49.6-56.8%、Al2O3:10.8-15.5%、Na2O:14.2-18.6%、CaO:5.4-7.2%、B2O3:4.1-5.3%、ZnO:5.2-6.8%、TiO2:0.1-0.4%;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坯体原料配方称重配料,原料分别粉碎、混合、湿法球磨,制得坯浆;
步骤二,制备釉灰,并按釉料配方称重配料,原料分别粉碎、混合、湿法球磨、制得釉料;
步骤三,将制得的坯浆经过磁选机多次除铁,至坯浆的含铁量低于0.05%;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坯浆制成陶瓷坯体;
步骤五,将陶瓷坯体放入窑炉中,在980-1020℃下素烧4-5h,获得陶瓷素坯;
步骤六,在陶瓷素坯表面施釉料,待陶瓷素坯表面的釉料干燥后,将陶瓷素坯送入窑炉中烧制成型,烧成温度为1250-128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六中烧成控制如下:
低温阶段:窑炉内由常温升至710-730℃,保温烧制50-70min;
还原阶段:窑炉内继续升温至1120-1150℃,保温烧制6-7小时;
高火保温阶段:窑炉内温度控制在1250-1280℃,保温烧制2-3小时;
自然冷却阶段:窑炉内冷却至室温,冷却时间延长至8小时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鸿骏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鸿骏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17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轴稳固减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舵与船轴装配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