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HC管桩免蒸压混凝土活性粉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2368.X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3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吉飞;李伟;郑春扬;邵楷模;肖力;王可汗;李永成;蔡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2/14 | 分类号: | C04B22/14;C04B28/00;C04B111/76;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5 | 代理人: | 宋方园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hc 管桩免蒸压 混凝土 活性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C管桩免蒸压混凝土活性粉,其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粒化高炉矿渣粉35%~65%,粉煤灰20%~45%,硅灰5%~15%,微珠5%~35%,石膏粉5%~20%,镍渣粉5%~25%,早强剂0.01%~5%。其制备方法是将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镍渣粉投入球磨机粉磨20min~40min,粉磨至比表面积为400m2/kg~450m2/kg,再与硅灰、微珠、石膏粉、早强剂在混料机中混合15min~25min即可制得。本发明的一种PHC管桩免蒸压混凝土活性粉既能保证混凝土的早后期强度,又能缩短蒸养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可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HC管桩免蒸压混凝土活性粉及制备方法,属于管桩混凝土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管桩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历程,大都采用蒸压工艺,其缺陷是①能耗大,生产成本高;②环境污染大;③混凝土易产生微裂纹等缺陷从而降低耐久性;④高压釜是 重大危险源,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⑤蒸压PHC管桩(尤其是掺加硅砂粉)脆性大, 影响耐打性。
国内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公开号为CN10429175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介 绍了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制备方法: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腐蚀环境下的免蒸压 PHC管桩,所述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减水剂、胶凝材料、水和砂石;减水剂为聚羧酸系 减水剂,所述胶凝材料为硅酸盐水泥和掺合料,所述胶凝材料的用量为440kg/m3~ 520kg/m3。所述掺合料用量为胶凝材料总质量的32%~48%;水胶比为0.18~0.23。管桩 带模养护时间为8h~9h。管桩混凝土1d抗压强度超过80MPa,5d抗压强度超过90MPa, 28d电量值低于150C,氯离子扩散系数低于1.0×10-12m2/s,抗硫酸盐等级达到KS150 要求,抗冻等级达到F400要求,具有裂缝自愈合能力。所制得的免蒸压PHC管桩耐久 性好,且具有裂缝自愈合能力,适用于腐蚀环境。但也存在以下缺陷:胶凝材料用量仍 然偏高,掺合料添加比例较大,水胶比过小,使得混凝土流动性变差且较黏,不利于现 场施工操作。
申请号为201510513444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蒸养混凝土制品专用高活性复合 掺合料,其制备方法为:按比例配好原料;按照质量比,硬石膏:硅微粉:粉煤灰:磨 细矿渣微粉之间的比例为0.35:0.30:0.30:1的比例混合,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进行球磨 加工得到。所述微粉的按胶凝材料(混凝土的材料等)的25%~35%比例添加。该蒸养 混凝土制品专用高活性复合掺合料有利于管桩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的改善,加入微粉, 对新拌混凝土浆体,增大初始坍落度和流动性优于硫酸钙自身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使得浆体塑化,提高混凝土浆体的黏聚性,使得混凝土在较大坍落度的情况下,不容易 产生离析和泌水,使得混凝土的整体和易性提高。但掺合料中硬石膏比例较大,硫酸盐 过多时混凝土发生体积膨胀而破坏的几率较高,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申请号为201810113066.X的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要应用于活性粉末混凝土中代替传 统活性成分的免蒸养活性粉末混凝土掺合料,包括如下组分:高钙粉煤灰+脱硫石膏:25%~40%(高钙粉煤灰与脱硫石膏质量比为5:2);S105矿渣微粉+炉渣+石灰石+固态 表面活性剂总量:40%~75%(其中S105矿渣微粉:炉渣:石灰石:固态表面活性剂质 量比为3:1:0.8:1)液态功能调节剂:0.2%~1.0%;原材料质量要求:高钙粉煤灰中CaO 含量≥15%,烧失量≤3.0%;S105矿渣微粉中SO3含量≤4.0%,碱性系数>1,玻璃体含 量≥90%,28d活性指数≥105%。该发明的缺陷是高钙粉煤灰可能含有游离氧化钙,导致 后期混凝土体积稳定性不良,从而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2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背腔的传声器
- 下一篇:密钥生成装置以及方法、运算密钥生成装置以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