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装饰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3151.0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8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金小燕;曾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蓝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1/06 | 分类号: | B01J21/06;C04B111/20;C04B111/40;C04B111/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催化 空气净化 装饰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装饰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重量份计将贝壳粉2‑10份,活性炭粉0.1‑5份,导光剂2‑8份,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硅烷偶联剂0.1‑1份,再搅拌30‑60min,制得混合料粉物A;2)再以重量份计将硅溶胶10‑20份,水溶性纤维素0.5‑2份,硅烷偶联剂0.1‑0.5份,有机硅表面活性剂0.01‑1份,铝粉0.1‑2份,双氧水0.1‑5份,于40‑100℃混合搅拌60‑120min;在搅拌作用下加入纳米二氧化钛粉1‑6份,制备得到胶黏剂B;本发明具有多孔吸附作用且光催化效率高、纳米二氧化钛与基层附着力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装饰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楼房室内空气环境因家具摆件或空间结构影响而使得室内局部环境空气流动性差,空气易污染,细菌病毒易传播;若碰到潮湿天气往往更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并产生各种氨气、硫化氢、硫化物、氮氧化物等异味气体物质,以及部分家具材料产生的甲醛、甲苯、苯系物、TVOC等有害物质,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健康,在室内装饰中安装具有抗菌、抗病毒、空气净化功能的板材具有一定意义。随着材料制备工艺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在竹纤维板材、铝板、木质复合板材等基材表面涂覆一层具有光催化空气净化功能的涂层成为可能,为了实现基板表面的光催化净化功能,专利申请号为201080051777.0的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在基板上直接喷涂致密的光催化剂涂层实现光催化的方案,但由于其主要采用基层表层附着的方式添加光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那么会出现很多缺陷来限制其应用,第一是纳米二氧化钛与基层的附着力问题,如果采用简单有机胶黏剂,那么有机胶黏剂一般随着时间推移会被光催化剂自分解,如果采用无机胶黏剂,那么纳米二氧化钛与胶黏剂之间,胶黏剂与基板之间的附着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且直接在基板表面喷涂纳米二氧化钛的方式,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光催化纳米二氧化钛的有效净化空气比表面积较小,催化效率低,原因在于其光催化涂层致密,且光利用率低。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采用在多孔吸附性材料如硅藻泥或贝壳粉中简单添加光催化剂如纳米二氧化钛来起到净化空气作用,类似这类硅藻泥、贝壳粉等类涂料或喷剂施工有难度,净化效果不能保障且性能不稳定,光催化剂容易被包裹。此外,由于光催化剂净化空气需要光源,仅仅提高光催化剂与空气接触的比表面积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提高多孔吸附涂层中光催化剂对光的利用率,才能提高催化效率。而且多孔涂层孔隙率高容易吸附空气中有机、无机化合物成为微生物的营养物,滋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若其光催化性能弱、抗菌性能差,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多孔吸附涂层反而更易产生异味,光催化净化空气作用不明显,影响空气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多孔吸附作用且光催化效率高、纳米二氧化钛与基层附着力强的光催化空气净化装饰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装饰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重量份计将贝壳粉2-10份,活性炭粉 0.1-5份,导光剂2-8份,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硅烷偶联剂0.1-1份,再搅拌30-60min,制得混合料粉物A;
2)再以重量份计将硅溶胶10-20份,水溶性纤维素0.5-2份,硅烷偶联剂0.1-0.5份,有机硅表面活性剂0.01-1份,铝粉0.1-2份,双氧水 0.1-5份,于40-100℃混合搅拌60-120min;在搅拌作用下加入纳米二氧化钛粉1-6份,制备得到胶黏剂B;
3)将混合料粉物A与胶黏剂B按重量比(3-10):1混合搅拌15-30min后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得固含量1.0-10.0wt%的吸附导光喷涂剂,喷涂在基材表面上,经30-100℃烘箱烘干后,表面再喷涂一层胶黏剂B,喷涂量为25-30ml/m2,经30-100℃烘箱烘干,制成吸附导光涂层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蓝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蓝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3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