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环境污染用高效治理拖尾式修复浮球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3614.3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3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赖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集智云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智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7 | 代理人: | 陈月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环境 污染 高效 治理 拖尾式 修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环境污染用高效治理拖尾式修复浮球,属于水体修复领域,一种水环境污染用高效治理拖尾式修复浮球,通过表面修复球和内流线修复尾的设置,能够同时对水体表面和水体内部进行水体悬浮物的吸收,进而显著性的提高对于水体污染的修复效率,在此过程中通过双层助力浮球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本浮球沉入水底的可能性,便于后期对于本浮球的回收,同时内流线修复尾上预断腔的设置,通过抗浮力颗粒的洒落,进而有效降低破裂的内流线修复尾的重力,配合起伏球的作用,使得沉在水体内的内流线修复尾能够漂浮到水体表面,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损坏的本浮球的回收和更换,使本浮球能够一直保持较好的吸附效果,进而提高修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环境污染用高效治理拖尾式修复浮球。
背景技术
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环境容量或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变坏,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原有价值和作用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原因有两类:一是自然的,二是人为的。特殊的地质条件使某种化学元素大量富集、天然植物在腐烂时产生某些有害物质、雨水降到地面后挟带各种物质流人水体等造成的水体污染,都属于自然污染。
水体污染主要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引起水质下降,利用价值降低或丧失的现象。严格来说造成水的污染原因有两类: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是工业排放的废水。此外,还包括生活污水、农田排水、降雨淋洗大气中的污染物以及堆积在大地上的垃圾经降雨淋洗流入水体的污染物等。另外还有自然因素造成的水体污染,诸如岩石的风化和水解,火山喷发、水流冲蚀地面、大气降尘的降水淋洗。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在地球化学循环中释放物质都属于天然污染物的来源。由于人类因素造成的水体污染占大多数,因此通常所说的水体污染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情况。
现有对于水体污染进行修复时,通常采用大面积喷洒水体吸附剂以及浮在水面的修复装置两种方式,但是第一种方式,在水体修复后,吸附剂通常会沉入水底,对于吸附剂的回收的工作量以及工作难度较大,造成整个水体修复过程的修复效率低下,第二种方式在使用时,对于水体表面的吸附悬浮物进行水体修复的效果较好,但是水体内部未能直接与吸附剂接触,导致整体的水体修复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环境污染用高效治理拖尾式修复浮球,它通过表面修复球和内流线修复尾的设置,能够同时对水体表面和水体内部进行水体悬浮物的吸收,进而显著性的提高对于水体污染的修复效率,在此过程中通过双层助力浮球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本浮球沉入水底的可能性,便于后期对于本浮球的回收,同时内流线修复尾上预断腔的设置,通过抗浮力颗粒的洒落,进而有效降低破裂的内流线修复尾的重力,配合起伏球的作用,使得沉在水体内的内流线修复尾能够漂浮到水体表面,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损坏的本浮球的回收和更换,使本浮球能够一直保持较好的吸附效果,进而提高修复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集智云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集智云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3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