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幽门螺杆菌检测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4232.2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9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3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幽门 螺杆 检测 试剂盒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的试剂盒,该试剂盒采用快速培养的方法缩短检测时间,该试剂盒还使用氨时收剂和缓冲对来增加检测的准确性,降低临床医护人员的误判率。此种试剂盒可以用于大范围临床筛查,来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传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是一种用于幽门螺杆菌检测的试剂盒,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及口腔中,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国家几乎90%的人都感染过这种细菌。人们通常是在幼年时就受到感染,5岁以下达到50%。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
据统计,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年龄较早的人群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发生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现平行关系。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据此,专家们认为,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及时而有效地用抗菌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对预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义。
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有许多方法,如活组织镜检、幽门螺旋杆菌的分离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呼气试验、尿氨排出试验、血清学试验以及多聚酶链反应等。不同医院采用的方法不同,但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方法都是特异、快速的,有些是无创伤的。以上方法主要用的原理:(1)抗体抗原法;(2)细菌培养法;(3)尿素酶法。使用抗体抗方法,因为其对有幽门螺杆菌继往感染史和在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复诊存在检测缺陷,现仅用于对幽门螺杆菌的粗检。而尿素酶法是利用幽门螺杆菌可以分泌高活性的尿素酶,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CO2和NH3。尿素呼气试验是通过检测标记过CO2,而快速尿素酶是测定NH3。目前市场上通过检测NH3的准确率都普遍较低,主要的原因是因为(1)NH3的量比较低;(2)NH3易挥发。所以NH3在试剂盒试纸上停留时间长短是提高检测准确性的关健。CN1266461公布了一种用于内窥镜的尿素酶试剂盒,该试剂盒由脲、KH2PO4、次氯酸盐、酚盐溶液、酚红组成。其主要的作用原理是脲酶分解脲产生CO2和NH3,然后再用靛蓝法检测痕量的氨来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在此体系中,用了琼脂制成的凝胶作为整个体系载体。因为次氯酸盐和酚盐的稳定性不好,并且载体为琼脂凝胶,在此体系中脲会提前分解,造成检测时底物脲不足,导至无法准确进行检测。而且检测结果需要1~3小时。
幽门螺杆菌产生脲酶,脲酶分解脲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以前的快速尿素酶方法每检测一个样本均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从而不利于大规模的筛查展开。本申请采用了一种超快速培养的方法,让幽门螺杆菌得到营养,从而快速产生脲酶,加快分解底物脲产生可供鉴定的物质。本申请还解决了一个困扰此方法准确性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在试剂盒上加入可以吸收氨的氨吸收剂,将氨销定在试剂盒上,这样可以加强颜色反应,使现象更明显,更加有种于医护人员判断。本申请还从另一方面解决准确性问题:试剂盒上使用的指示剂均需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变色,不论是唾液还是胃液的pH值不一定恰好在此变色的范围,比如说用酚红作指示剂,其变色范围为6.8~8.2,当pH值低于6.8时为黄色,大于6.8时会由黄向红转变,而大于8.2时为红色,事实时当pH大于7.2时试剂盒便会变为红色。如果用唾液为样本时,唾液本身的pH值会大于6.8,而使试剂盒变色,此时便有可能被判断为阳性。本申请制备的试剂盒使用微量的缓冲盐,会及时的修正其变色点,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它产生的脲酶分解脲产生的氨会打破这种平衡,使整个反应体系向大于6.8的方向转变。当然在制备试剂盒时要严格控制缓冲盐的量,用量较小则达不想要的目的,用量较大时,所形成平衡体系不易打破,使得该变色的不变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