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制压力的转换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4233.7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丁明娟;胡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金龙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22 | 分类号: | F16K11/22;F16K27/02;F16K3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51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压力 转换 接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制压力的转换接头,阀针1通过螺纹连接转换接头本体,阀针1上有两道环槽,用于放置O型密封圈来增强转换接头的密封性;转换接头本体的一头的加工成锥度外螺纹,另一头外螺纹与贝帽内螺纹同一种型号;贝帽拧紧在转换接头本体上,防止阀针1离开转换接头本体,手轮放置在阀针1,螺母拧紧阀针1,用于固定手轮,垫片放置在手轮和螺母之间;在转换接头本体的同一条水平线上设计两处相对的内螺纹,用于放置阀针2,和连接压力表;该装置的优点是通过在转换接头的本体上加工截止阀,实现了转换接头和截止阀两种装置合并,节约了生产成本,减轻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再通过打开或者关闭阀针1和阀针2,实现了控制压力表的工作状态,在撤换压力表时,降低了安全事故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控制压力的转换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田实际生产过程中,传统的截止阀和压力表相连后,再与转换接头相连,才能控制压力,这样在生产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安装繁琐,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变大,如果有余压,在撤换压力表时,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因此设计出一种将转换接头和截止阀两种装置合并,在生产中,能够节约成本,同时减轻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增加安全性,是生产和使用单位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转换接头和截止阀两种装置合并,节约生产成本,减轻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增加安全性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控制压力的转换接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施:
一种可控制压力的转换接头,包括:阀针1、阀针2、贝帽、螺母、手轮、垫片、O型密封圈、转换接头本体;其特征在于:阀针1通过螺纹连接转换接头本体,阀针1上有两道环槽,用于放置O型密封圈来增强转换接头的密封性;转换接头本体的一头的加工成锥度外螺纹,另一头外螺纹与贝帽内螺纹同一种型号;贝帽拧紧在转换接头本体上,防止阀针1离开转换接头本体,手轮放置在阀针1,螺母拧紧阀针1,用于固定手轮,垫片放置在手轮和螺母之间;在转换接头本体的同一条水平线上设计两处相对的内螺纹,用于放置阀针2,和连接压力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只关闭阀针1后,处于无压力状态;同时关闭阀针1、阀针2后,再缓慢打开阀针1,外置的压力表就直接处于工作状态中;本装置处于有压力状态时,先关闭阀针1后,再缓慢打开阀针2,外置的压力表放出余压,表针归零。
本新型可控制压力的转换接头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转换接头的本体上加工截止阀,实现了转换接头和截止阀两种装置合并,节约了生产成本,减轻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再通过打开或者关闭阀针1和阀针2,实现了控制压力表的工作状态,在撤换压力表时,降低了安全事故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可控制压力的转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包括:阀针1、阀针2、贝帽3、螺母4、手轮5、垫片6、O型密封圈7、转换接头本体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阀针1通过螺纹连接转换接头本体8,阀针1上有两道环槽,用于放置O型密封圈7来增强截止阀的密封性;转换接头本体8的一头的加工成锥度外螺纹,另一头外螺纹与贝帽3内螺纹同一种型号;贝帽3拧紧在转换接头本体8上,防止阀针1离开转换接头本体8,手轮5放置在阀针1,螺母4拧紧阀针1,用于固定手轮5,垫片6放置在手轮5 和螺母4之间,拧动手轮5,可以打开或者关闭阀针1;在转换接头本体8的同一条水平线上设计两处相对的内螺纹,用于放置阀针2,和连接压力表。
本发明的操作实施过程:只关闭阀针1后,处于无压力状态;同时只拧动手轮5,关闭阀针1关闭阀针1、阀针2后,再缓慢打开阀针1,外置的压力表就直接处于工作状态中;当本装置处于有压力状态时,先关闭阀针1后,再缓慢打开阀针2,外置的压力表放出余压,表针归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金龙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盐城金龙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2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