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非线性误差的直线度测量干涉仪系统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4256.8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3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句爱松;王加安;顾偲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11/27 | 分类号: | G01B11/27;G01B9/0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滕诣迪 |
地址: | 213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非 线性 误差 直线 测量 干涉仪 系统 测量方法 | ||
1.一种无非线性误差的直线度测量干涉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差光源系统、直线度测量干涉仪系统;
外差光源系统包括稳频激光器(1)、分光棱镜(2)、两个声光调制器、两个光遮挡元件、多级直角棱镜;
稳频激光器(1)发出的激光经过分光棱镜(2)后分为两束光,再通过两个声光调制器、两个光遮挡元件调节,通过多级直角棱镜分别发射后,发出两束空间分离的不同频率的两束平行光;
直线度测量干涉仪系统,其包括:Koesters棱镜(20)、二分之一波片(21)、组合的分光棱镜(22)、四分之一波片(24)、直角棱镜(23)、组合的楔角棱镜(25)、组合的楔面反射镜(26)和两级光电接收器一(27)、两级光电接收器二(28);
两束平行光通过Koesters棱镜(20)、二分之一波片(21)、组合的分光棱镜(22)、四分之一波片(24)、直角棱镜(23)、组合的楔角棱镜(25)、组合的楔面反射镜(26);
外差光源系统的稳频激光器(1)发出的激光偏振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或为圆偏振光,频率为f,经由分光棱镜(2)分为两束光,其偏振状态和频率不发生变化;两束光分别经过两个声光调制器,两个声光调制器的驱动频率分别为f1和f2,其中零级衍射光分别由光遮挡元件遮挡,其中+1级衍射光或-1级衍射光的出射光频率分别变化为f+f1、f+f2,或者f-f1、f-f2;分别经多级直角棱镜反射后,两束光平行出射,两束光的频率之差为f1-f2;
直线度测量干涉仪系统:具有一定频差的平行光,包括光束一(29)和光束二(30);
其中光束一(29)经由Koesters棱镜(20)将其分为两束频率不同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线偏振光,分别表示为竖直偏振光(31),水平偏振光(32),水平偏振光(32)经二分之一波片(21)后变为竖直偏振光二(33);竖直偏振光(31)和竖直偏振光二(33)入射至组合的分光棱镜(22),在上部分光面(22a)处被反射,反射光分别为反射光一(37)和反射光二(39),经直角棱镜(23)反射后,反射光为反射光三(38)和反射光四(40),再次入射至组合的分光棱镜(22),在上部分光面(22a)处被反射,出射光分别为反射光五(53)和反射光六(55);
另一路光束二(30)同上述光束一(29)一样,经过Koesters棱镜(20)、二分之一波片(21)、组合的分光棱镜(22);
不同的是在下部分光面(22b)处透射,经四分之一波片(24)后,透射光为透射光一(43)和透射光二(44),偏振态变为圆偏振光,经组合的楔角棱镜(25)折射后,两束出射光束具有一定的偏折角,分别入射至组合的楔面反射镜(26)后,原路返回;
原路返回的两束光由于先后两次经过四分之一波片(24),偏振态变为竖直偏振光,在组合的分光棱镜(22)的下部分光面(22b)处反射,再经上部分光面(22a)处反射后,分别再次经过四分之一波片(24)、组合的楔角棱镜(25)和组合的楔面反射镜(26)反射后原路返回,由于两次经过四分之一波片(24),偏振方向变为水平偏振光,在组合的分光棱镜(22)的上部分光面(22a)处透射,透射光分别为光束三(54)和光束四(56),两级光电接收器一(27)接收反射光五(53)和反射光六(55),转化为测量信号一;两级光电接收器二(28)接收光束三(54)和光束四(56)转化为测量信号二,
当组合的楔角棱镜(25)在水平方向发生直线度位移时,频率不同的两束光的光程就会发生变化,导致测量信号一和测量信号二之间相位差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相位差信息,即可获知直线度误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非线性误差的直线度测量干涉仪系统,其特征在于Koesters棱镜(20):其由大小对称的两个三角棱镜组成,两个三角棱镜的直角边AC长度相同,且胶合在一起,在胶合面上镀有一层偏振分光膜,入射光线中有水平偏振光p光和竖直偏振光s光,其中p光入射至偏振分光膜上时发生透射,由AD面反射后水平出射;s光入射至偏振分光膜上时发生反射,再由AB面反射后水平出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2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