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水壶加热的反渗透净饮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4373.4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8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郑培伟;宿元星;陈鹏;宋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澳柯玛洁净科技有限公司;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A47J27/21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壶 加热 反渗透 净饮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水壶加热的反渗透净饮机,涉及净饮机技术领域,包括机体、热水壶和反渗透滤芯组件,机体前方对称的设置有左面板、右面板,且左面板、右面板的中部还开设一空腔,热水壶设置于空腔中,且在空腔的上方安装显示屏;机体内部的前侧安装水箱,水箱的下方设置自吸泵、电源适配器;机体内部的后侧安装反渗透滤芯组件,所述机体右侧的下方还设置有出水用的水龙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节省电量,将净水与加热功能相结合,不仅可以实现净化水,还可对水壶进行加热、煮茶,方便了用户饮用热水的需求,将净化水加热至沸腾,避免了“千滚水”,满足了用户多种饮水需求,使用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水壶加热的反渗透净饮机。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净水机一般只有净化水的功能,想喝热水还得另外找产品加热,用户生活中饮水有很多不便。有些净水机具备加热功能,使用类似传统饮水机的热罐进行加热,一方面水无法真正加热至沸腾,且持续不断反复加热的“千滚水”,即费电又无形之中伤害了自己的身体,实不可取。
普通净水机和烧水壶家庭使用的越来越多,用户喝水或煮茶需要用到多种产品,较为麻烦,而且家用电器太多也会占用家庭空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净水机反复加热所导致的饮用净化水水质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水壶加热的反渗透净饮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带水壶加热的反渗透净饮机,包括机体、热水壶和反渗透滤芯组件,所述机体前方对称的设置有左面板、右面板,且左面板、右面板的中部还开设一空腔,所述热水壶设置于空腔中,在空腔的上方安装显示屏;机体内部的前侧安装水箱,水箱的下方设置自吸泵、电源适配器;机体内部的后侧安装反渗透滤芯组件,所述机体右侧的下方还设置有出水用的水龙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反渗透滤芯组件包括第一PP棉滤芯、UDF滤芯、RO膜滤芯、第二PP棉滤芯和T33滤芯,在所述第一PP棉滤芯、UDF滤芯、RO膜滤芯、第二PP棉滤芯和T33滤芯的顶部分别配置滤瓶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RO膜滤芯置于膜壳内部,且在RO膜滤芯安装位置处的后壳上设置扣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反渗透滤芯组件安装位置处的下方还设置维修板,维修板与机体的后壳之间扣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热水壶安装于水壶底座上,水壶底座通过电源线供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显示屏的内侧设置有电脑板,电脑板通过电脑板支架固定,其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机体内部的自吸泵、电源适配器、抽水泵、进水电磁阀、废水组合阀均电路连接到控制电路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模式键、取水键、加热键三个触屏按键,模式键用于选择温饮模式、煮茶模式和开水模式中的一种,温饮模式、煮茶模式和开水模式分别通过相应的指示灯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显示屏上还设置有温度显示灯和状态显示指示灯,温度显示灯显示热水壶内水的实际温度,状态显示灯分为冲洗、止水、水满和检修四种状态指示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制水过程包括:
a、电源线通电后,显示屏上的显示灯秒闪2次,同时蜂鸣器响2次,整机处于开机状态;
b、开机后,自动进入冲洗状态,冲洗状态指示灯白色秒闪,非冲洗状态下,冲洗状态指示灯熄灭;
c、冲洗结束后,开始制水,制水状态指示灯白色秒闪,非制水状态下,制水状态指示灯熄灭;
d、内置的水箱注满水后,水满状态指示灯白色常亮,非水满状态下,水满状态指示灯熄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澳柯玛洁净科技有限公司;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澳柯玛洁净科技有限公司;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