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路连接口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4611.1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0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郓城县美尔森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H01R13/627;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 接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连接口,包括线路连接口主体,所述线路连接口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设置槽,且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线路连接口主体的顶端中间位置初处热塑熔接有连接限位套,所述线路连接口主体顶端套设有公头,且公头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衬套。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线路连接口主体、设置槽、连接柱、连接限位套、公头和衬套,使用时线路连接口主体可在保持电路的正常的连通的作用形成一个朝向外部的接头,避免了传统的环剥或截断再连接的接驳方式普遍存在操作流程复杂,同时操作人员需要实用较多的时间对线路进行绝缘处理,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路连接口。
背景技术
电力线路外部通常包裹有绝缘皮,当电工需要从电路中部取电时通常采用环剥的方式使绝缘皮从导线表面脱离,从而使线路内部的导线露出,以便于新的电路的接驳,现有的操作方式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实用需求,当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现有的环剥或截断再连接的接驳方式普遍存在操作流程复杂,同时操作人员需要实用较多的时间对线路进行绝缘处理,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亟需一种线路连接口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连接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环剥或截断再连接的接驳方式普遍存在操作流程复杂,同时操作人员需要实用较多的时间对线路进行绝缘处理,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路连接口,包括线路连接口主体,所述线路连接口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设置槽,且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线路连接口主体的顶端中间位置初处热塑熔接有连接限位套,所述线路连接口主体顶端套设有公头,且公头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衬套。
优选的,所述线路连接口主体的顶端设置有环状延伸部分,且环状延伸部分的顶端里外两侧边缘皆成倾斜状设计。
优选的,所述连接限位套成环状设计,所述公头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与连接限位套相互匹配的嵌入槽。
优选的,所述公头的顶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成倒置的圆台形设计。
优选的,所述衬套的顶端设置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内径大小等于凹槽的底端开口的内径大小。
优选的,所述设置槽的底端竖向横截面成“工”字形设计,所述连接柱的底端设置成与之相对应的倒置的“T”字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线路连接口设置有线路连接口主体、设置槽、连接柱、连接限位套、公头和衬套,使用时通过线路连接口主体和公头的相互配合,线路连接口主体可在保持电路的正常的连通的作用形成一个朝向外部的接头,避免了传统的环剥或截断再连接的接驳方式普遍存在操作流程复杂,同时操作人员需要实用较多的时间对线路进行绝缘处理,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公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线路连接口主体、连接柱和连接限位套组合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路连接口主体;2、设置槽;3、连接柱;4、连接限位套;5、公头;6、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郓城县美尔森木业有限公司,未经郓城县美尔森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