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分无溶剂铝箔类耐135℃高温蒸煮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4669.6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欧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辉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8G18/75;C08G18/66;C08G18/42;C08G18/36;C08G18/38;C08G18/12 |
代理公司: | 濮阳华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王传明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溶剂 铝箔 135 高温 胶粘剂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组分无溶剂铝箔类耐135℃高温蒸煮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一种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和B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即得到一种双组分无溶剂铝箔类耐135℃高温蒸煮胶粘剂,然后与铝箔层拉伸复合进行蒸煮测试。本发明一种双组分无溶剂铝箔类耐135℃高温蒸煮胶粘剂能保证所得复合袋的密封性和耐蒸煮性,且解决了粘合剂中溶剂残留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是一种可用于包装食品、医药、医疗器具,并能经受高温蒸气加热杀菌的复合膜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合成软包装复合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组分无溶剂铝箔类耐135℃高温蒸煮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组分无溶剂铝箔类耐135℃高温蒸煮胶粘剂是一种固含量100%的聚氨酯胶粘剂,具有安全环保、用料少、无需加温固化等特点。其固化原理主要是通过两组分中-NCO与-OH反应从而交联固化。
耐高温蒸煮袋是指用耐蒸煮的胶粘剂将PET、PA、Al箔、CPP等薄膜材料复合在一起制成袋状,用于包装食品、医药、医疗器具等,并能经受高温蒸气加热杀菌的复合膜袋。软包装食品以其轻质、方便、卫生、保鲜期长、易拆开等特点,适应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双组分无溶剂铝箔类耐135℃高温蒸煮胶粘剂主要应用于耐高温蒸煮包装复合膜的生产,耐蒸煮复合膜主要应用于食品包装、医疗等领域。
蒸煮袋按消毒等级分成三档:
(1)121℃高温蒸煮袋:大部分食物需要121℃x 40min蒸煮,特殊食物如牛肉需要121℃x 60min杀菌处理,水产品、豆制品,121℃x 20min;
(2)135℃最长20min高温蒸煮就可以实现无菌包装;
(3)145℃超高温蒸煮,2-5min,就足以把最耐热的有害菌种、芽孢肉毒杆菌杀灭干净。
复合膜材料主要通过共聚合、干法复合和无溶剂复合等工艺生产而成。其中无溶剂复合以其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卫生安全性、节能、生产安全性及可明显降低成本等优势,日益受到世人关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无溶剂复合已经成为超过干法复合的主导性生产工艺。蒸煮型的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主要以121℃蒸煮为主,而135℃蒸煮或者更高温度的无溶剂复合蒸煮包装袋则很少使用,这主要是由于双组分无溶剂铝箔类耐135℃高温蒸煮胶粘剂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所致。
目前,国内的高温蒸煮无溶剂胶粘剂复合生产线屈指可数。有公司报道了多功能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膜胶,能够用于透明膜、铝箔之间的复合,具有耐蒸煮和耐化学介质性,还适用于含高爽滑剂薄膜的复合,但在国内没有见到其有正式的产品销售。
至于国内无溶剂胶粘剂的生产厂家,目前只有上海康达一家有正式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包括了专门耐121℃蒸煮型无溶剂复膜胶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北京高盟、湖北襄樊航天动力研究所以及北京市化工研究所都有报道说研发出了无溶剂聚氨酯复膜胶,但没有见到正式产品投放市场,至于蒸煮型无溶剂复膜胶,目前没有相关报道。
目前国内使用双组分无溶剂铝箔类耐135℃高温蒸煮胶粘剂进行蒸煮包装袋生产的厂家,只有少数几家,所以双组分无溶剂铝箔类耐135℃高温蒸煮胶粘剂在将来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发明内容
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作为聚氨酯胶粘剂的一种,也同样具备聚氨酯胶粘剂的特点:良好的耐磨、耐水、耐油、耐溶剂、耐化学药品、耐臭氧以及耐细菌等性能;与聚酯薄膜、纸张、织物、金属等材料有较高的粘结强度。缺点是在高温、高湿下易水解而降低粘结强度。因此,解决聚氨酯胶粘剂的耐水性和耐蒸煮性是研究双组分无溶剂铝箔类耐135℃高温蒸煮胶粘剂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本研究课题主要从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的黏度和耐水性方面着手进行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辉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辉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