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球虫消毒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4965.6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0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芳;王春梅;费陈忠;王汝金;朱建德;薛飞群;谷峰;王霄旸;程培培;王米;张可煜;刘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59/02 | 分类号: | A01N59/02;A01N59/08;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球虫 消毒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球虫消毒剂,其消毒剂是以质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组合而成,其具体组分为:氯化物20‑80%、过硫酸氢钾80‑20%;或者为:过硫酸氢钾40‑60%、氯化物20‑60%、酸化剂0‑5%、表面活性剂0‑10%、缓蚀剂0‑10%、干燥剂0‑5%、指示剂0‑0.2%;其中,所述氯化物为氯化钠或氯化钾。本发明对球虫卵囊有杀灭作用,能有效抑杀球虫未孢子化卵囊和孢子化卵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毒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球虫卵囊有抑制与杀灭作用的消毒剂。
背景技术
鸡球虫病由一种或几种鸡艾美耳球虫引起的以肠道病变为主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寄生虫病,它可导致鸡生长速率和饲料转化率的降低、肉蛋品质下降。严重时引起鸡只死亡。据统计,鸡的球虫病发生率为50~70%,爆发死亡率达20~30%,全世界每年因鸡球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亿美元。我国是养鸡大国,占世界总养鸡量的10%,每年由鸡球虫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在30亿人民币以上。
球虫的生活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无性生殖阶段、有性生殖阶段、孢子生殖阶段。其中无性生殖阶段和有性生殖阶段是在动物体内进行;孢子生殖阶段是在外界环境中完成。
目前对球虫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种:针对球虫体内发育阶段的治疗和预防措施,采取的方式主要以化学药物和疫苗为主。然而,一种抗球虫药物的长期使用而导致的耐药一直困扰着兽医临床。特别是在养鸡业,球虫产生的耐药问题更普遍,球虫耐药问题已成为养鸡业抗球虫的头号大敌。另外,由于球虫虫种的差异性和免疫机理的复杂性,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以一种对各种病原性球虫都有效而适用与养鸡场的球虫疫苗。免疫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阻碍了疫苗免疫预防的有效应用。
另一种措施就是针对球虫体外发育阶段的消毒措施。因此鸡球虫病的发生与环境卫生具有直接关系《曹保东,张德玉.环境因素与鸡球虫病.家禽科学,2006,(2):22》。鸡球虫病的爆发主要是由鸡舍环境中球虫卵囊污染造成的。因此用消毒剂控制环境中的感染源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球虫卵囊包括未孢子化卵囊和孢子化卵囊,其中未孢子化卵囊存在坚韧的卵囊壁,孢子化卵囊存在坚韧的卵囊壁和孢子囊壁,坚韧的卵囊壁使球虫卵囊具有超强的抗干燥和抗化学消毒剂渗透的能力,正是由于球虫卵囊的独特的壁结构使其对恶劣环境条件和一般的消毒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常规化学消毒剂如氢氧化钠、过氧乙酸、戊二醛、苯扎溴铵、活性银离子溶液等均不能杀灭孢子化卵囊。
文献报道的具有抗球虫效果的消毒剂非常少,只见上世纪90年代报道的英国安德国际公司制造的球杀灵(商品名oocide),和本世纪初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检科1号。根据文献资料,英国安德国际公司研发的球杀灵主要由活化剂(1)号和主药(2)号组成(汪明,袁耀武,朱苹苹.球杀灵对鸡球虫卵囊的杀灭作用.中国兽医杂志,1995,21(4):24-25)。其活化剂的成分铵盐、表面活性剂和指示剂;主药成分为氢氧化钠和一种有机杀虫剂。本产品在使用时利用铵盐和氢氧化钠现场反应生成氨气达到抗球虫卵囊的目的。因此本产品具有腐蚀性强和刺激性大的缺点。而相关检科1号的资料只见文献报道(张顺和,崔永成,马超英等.“检科1号”抑制体内鸡体内发育的研究.检验检疫科学,2007,17(3):15-18),并未正式上市。因此筛选和开发有效、安全和腐蚀性小的抗球虫消毒剂,有效杀灭环境中的球虫孢子化和未孢子化卵囊,对有效控制鸡球虫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过硫酸氢钾,别名:单过硫酸氢钾三合盐、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物、过氧化单硫酸钾盐,简称PMPS或KMPS。它属于新型过氧化物消毒剂,为白色颗粒状,易溶于水,溶水后产生各种高能量、活性氧等过氧化氢衍生物,破坏微生物细胞膜通透性屏障,使细胞内容物流失,并通过链式反应产生新生态氧(O)、自由羟基(-OH),破坏微生物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病原体DNA和RNA合成,对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性能与灭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9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