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粘度耐高温的单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及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4982.X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孙同兵;崔正;王明航;许弟;韩航;张春辉;冯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8 | 分类号: | C09J175/08;C09J175/06;C08G18/48;C08G18/42;C08G18/12;C08G63/183;C08G63/181;C08G63/672;C08G6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度 耐高温 组分 溶剂 聚氨酯 胶粘剂 制备 | ||
1.一种单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其特征在于,该胶粘剂由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
异氰酸酯封端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 100份
多异氰酸酯A 50-120份
添加剂 0-3份
该异氰酸酯封端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由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
多异氰酸酯B 100份
聚醚多元醇 10-50份
聚酯多元醇 10-50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聚物为多异氰酸酯封端,且预聚物中形成了氨基甲酸酯键;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中醇的官能度≥2。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异氰酸酯A和B均为聚合MDI、HDI三聚体、IPDI三聚体、MDI、HDI、HMDI、IPDI的一种或几种。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为催化剂、抑制剂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催化剂为辛酸亚锡、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二醋酸二丁基锡、2,2-双吗琳基二乙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抑制剂为磷酸、硼酸三丁酯、对甲苯磺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聚醚二元醇(即聚氧化丙烯二元醇),聚氧化丙烯聚醚三元醇(即聚氧化丙烯三元醇),聚四氢呋喃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醚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400-400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为PET制品经醇解、酯化制备得到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
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PET制品醇解:取洗净干燥后的PET制品,依次加入催化剂和解聚剂,在氮气气氛下,反应温度为150℃-200℃的条件下醇解2-6小时,将反应液快速热过滤,并用沸水萃取三次,在低温-10℃到-20℃下放置8-12小时,析出白色晶体使用蒸馏水洗涤三次以除去催化剂和解聚剂,在60℃下真空干燥2-6小时,得到PET制品醇解产物;
(2)PET制品醇解产物酯化:将步骤(1)所得PET制品醇解产物、芳香族二元酸、小分子二元醇按照一定质量比混合,在氮气气氛下,反应温度为150℃-220℃的条件下酯化脱水10-15小时,酸值≤20mgKOH/g;然后开始抽真空,按照0.02MPa/30min的速率提升体系真空度到-0.1Mpa,反应温度在200-220℃之间;随后在高真空度下反应1-2小时,酸值≤2mgKOH/g,即得到所述芳香族聚酯多元醇;步骤(1)所述催化剂的重量用量为所述PET制品重量的0.01%-0.2%;步骤(1)所述解聚剂的重量用量为所述PET制品重量的150%-300%。
步骤(1)所述醇解是以二元醇为解聚剂,在催化剂催化下进行的。
步骤(1)所述催化剂选自氯化亚锡、氯化锌、醋酸锌、醋酸铅、醋酸锰、磷酸钛、离子液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解聚剂选自乙二醇、二甘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1)所述醇解的产物为二醇酯,优选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二甘醇酯、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9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证机的撕证机构
- 下一篇:自动驾驶车辆及其障碍反馈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