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用的金属碎屑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5036.7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7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江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丽平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械 工用 金属 碎屑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用的金属碎屑处理装置,包括压缩箱,所述压缩箱的一侧安装有翻转机构,且压缩箱的另一侧嵌入设置有竖向压缩机构,所述压缩箱的前端嵌入安装有横向压缩机构,且压缩箱的上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封口机构。本发明通过封口机构的封口液压缸带动封口板转动,可以把金属碎屑压合在压缩箱内,通过竖向压缩机构和横向压缩机构的相互配合作业,可以把金属碎屑压缩到翻转机构的翻转板上,通过翻转机构的翻转液压缸带动翻转板转动,可以直接把压缩好的金属压块直接翻出压缩箱外,从而方便进行下一个金属压块的制作,且操作方便,设备的体积较小,使用者的劳动量小,加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用的金属碎屑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加工碎屑是指金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余料、碎屑,为废金属中的一类,这类物质具有结构松散,体积大,重量轻、回收价格低,不方便收集和运输,直接回炉冶炼的损耗高收得率低,因此,我们通过需要对这些碎屑进行压缩处理。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废钢切屑打包机 (授权公告号CN101259760A),该专利技术可实现对废钢的三维挤压打包,自动切削多余进料和不规则废钢料,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安全性好,主要应用于废钢处理领域,但是其操作不便,且体积较大,且不能快速地把压缩后的金属块推出,进而导致劳动量较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用的金属碎屑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用的金属碎屑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用的金属碎屑处理装置,包括压缩箱,所述压缩箱的一侧安装有翻转机构,且压缩箱的另一侧嵌入设置有竖向压缩机构,所述压缩箱的前端嵌入安装有横向压缩机构,且压缩箱的上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封口机构,所述压缩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且箱体的前后侧靠近第二安装孔的一端均开设有转轴孔,所述箱体的顶端靠近第二安装孔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门架,且箱体的前端远离第二安装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箱体的内侧远离第二安装孔的一侧开设有翻转卡槽,所述门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组固定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向压缩机构包括横向液压缸,所述横向液压缸的外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法兰盘,且横向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缩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向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第二安装孔的内侧 ,所述法兰盘与第二安装孔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板位于箱体的内侧靠近第二安装孔的一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口机构包括封口板,所述封口板的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筋板,且封口板的前后端远离加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加筋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固定耳,一组所述第一固定耳的内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封口液压缸,所述封口液压缸的外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二转动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口板位于箱体的内侧的上端,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相对应的转轴孔的内侧,所述封口板与箱体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转动轴贯穿固定架的内侧的上端,所述封口液压缸与固定架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上端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均套接有含有轴承的轴承座,且固定轴的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轴承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连接块的内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翻转液压缸,所述翻转液压缸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转板嵌入在翻转卡槽的内侧,所述第二固定耳固定在箱体的一端的下侧,所述支撑板固定在翻转卡槽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丽平,未经江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5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