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冶金行业地下水监测井高效辅助建井系统和建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5782.6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0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岳昌盛;卢光华;彭犇;田玮;刘长波;刘诗诚;夏春;吴洁;张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10 | 分类号: | E03B3/10;E03B3/16;E03B3/18;B66D3/04;G01N1/10;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金 行业 地下水 监测 高效 辅助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冶金行业地下水监测井高效辅助建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地下水采集器的辅正装置、建井填料装置和提升装置;地下水采集器的辅正装置设置在所述监测井内,所述辅正装置包括辅正定位套筒(3)和圆筒笼状支架(4);辅正定位套筒(3)设置在圆筒笼状支架(4)内,地下水采集器(1)部分设置在辅正定位套筒(3)内,并且部分延伸出辅正定位套筒(3)的底端,并在圆筒笼状支架(4)中延伸;地下水采集器(1)的上部连接有地下水采样管(2)的一端;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线(5),提升线(5)的下端与所述圆筒笼状支架(4)顶部相连接;建井填料装置包括填料漏斗托盘(6)和填充料过滤筛(7);填充料过滤筛(7)设置在监测井井口套管上端面,填料漏斗托盘(6)设置在填充料过滤筛(7)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行业地下水监测井高效辅助建井系统,其特征在于,圆筒笼状支架(4)包括第一圆盘式支撑部、第二圆盘式支撑部和第三圆盘式支撑部;第一圆盘式支撑部设置在圆筒笼状支架(4)的顶端,第三圆盘式支撑部设置在圆筒笼状支架(4)的底端,第二圆盘式支撑部设置在第一圆盘式支撑部和第三圆盘式支撑部之间;辅正定位套筒(3)设置在第一圆盘式支撑部和第二圆盘式支撑部之间,辅正定位套筒(3)和圆筒笼状支架(4)两者的轴线重叠,地下水采集器(1)延伸出辅正定位套筒(3)的部分在第二圆盘式支撑部和第三圆盘式支撑部之间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冶金行业地下水监测井高效辅助建井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圆盘式支撑部设置在第一圆盘式支撑部和第三圆盘式支撑部之间并且位于圆筒笼状支架(4)的下半部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冶金行业地下水监测井高效辅助建井系统,其特征在于,辅正定位套筒(3)和圆筒笼状支架(4)为轻质合金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一种冶金行业地下水监测井高效辅助建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提升线(5)为带刻度的提升线。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种冶金行业地下水监测井高效辅助建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提升装置还包括提升线提升滑轮(8)、提升装置吊环(9)、提升线卷线盘(10)和提升装置主体支架(11);提升装置主体支架(11)设置在监测井旁的地面上,提升线提升滑轮(8)和提升线卷线盘(10)均设置在提升装置主体支架(11)上,提升装置吊环(9)设置在提升线提升滑轮(8)的侧面,提升线(5)卷绕设置在提升线卷线盘(10)上,并且提升线(5)通过提升线提升滑轮(8)引导,用于引导下放与提升线(5)相连的所述辅正装置,地下水采样管(2)的另一端穿过提升装置吊环(9),用于引导下放与地下水采集器(1)相连的地下水采样管(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冶金行业地下水监测井高效辅助建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提升装置主体支架(11)包括杆部和臂部,杆部设置在监测井旁的地面上,臂部设置在杆部的顶端,提升线提升滑轮(8)和提升线卷线盘(10)均设置在所述臂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冶金行业地下水监测井高效辅助建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提升装置还包括棘轮棘爪机构,其设置在提升线卷线盘(10)上,棘轮棘爪机构具有相互配合的棘轮和棘爪,用于在提升线下放时棘爪掀起,使得地下水采集器(1)及其辅正装置在重力和浮力的共同作用自由下降;并且用于当向上提升所述辅正装置时,棘轮和棘爪机构锁定,以实现反向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57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