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呼吸式散热发电的户外用配电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5886.7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0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沛;黄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5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散热 发电 户外 配电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呼吸式散热发电的户外用配电柜,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电柜,每个电柜的顶部中心位置设有固定座,贯穿固定座和电柜顶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端设有风杯,下端具有柱状的转动座,转动座的下端面为斜面;电柜内靠顶部位置设有活塞板,活塞板与电柜内顶部之间设有拉簧,该活塞板上设有顶杆,与转动座下端面的边缘接触;地面下设有沟槽,内设有连接发电设备的转动轴,活塞板的边缘位置设有驱动杆,驱动杆下端具有连杆,连杆下端为安装在转动轴的轴套。本发明通过风杯受到外界风力驱动转动,一方面带动活塞板上下往复活动,造成电柜内气压变化,实现排风和吸风,另一方面,活塞板可带动转动轴持续转动进行发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呼吸式散热发电的户外用配电柜,属于配电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安装电气设备的机柜,具有保护安装在其内部的电气设备的作用。由于电气设备在使用中会发热,且热量的聚集会损害电气设备,故配电柜的散热问题是设计配电柜所必须考虑的一项内容。对于户外使用的配电柜也是同样的原理,需要散热;另外,在一些常年风力较大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区,风能为洁净能源,且源源不断,合理利用会节省能源。
如申请号为201620799099.0的一种户外智能配电柜,其柜体顶部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柜体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正方形的通风孔,两通风孔顶部均安装有自动门,两自动门均通过数据线与湿度传感器连接。每当下雨或下雪时,自动门便会自动关闭,天晴时自动门会自动打开;当自动门打开时,内部元器件相当于暴露在外,增加了其使用风险,并且,使用传感器进行调节,成本较高,维修成本大,传感器故障几率高,不适合长期在户外环境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户外用配电柜散热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自呼吸式散热发电的户外用配电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呼吸式散热发电的户外用配电柜,包括若干电柜,若干电柜呈并排设置,每个电柜的顶部中心位置设有固定座,贯穿固定座和电柜顶部安装有转轴,转轴位于电柜外部的上端设有风杯,转轴位于电柜内的下端具有柱状的转动座,转动座的下端面为斜面;所述电柜内靠顶部位置设有活塞板,活塞板与电柜内顶部之间设有拉簧,该活塞板上设有顶杆,顶杆与转动座下端面的边缘接触,所述电柜上布置有换气孔;所述并排设置的若干电柜的地面下设有沟槽,沟槽内设有连接发电设备的转动轴,所述活塞板的边缘位置设有驱动杆,驱动杆贯穿电柜底部,沟槽设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固定的限位筒,所述驱动杆置于限位筒内上下活动,驱动杆的下端具有连杆,连杆上端与驱动杆下端铰接,连杆下端为安装在转动轴的轴套,所述转动轴与轴套的连接处为曲轴结构。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设有惯性飞轮。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电柜上的换气孔包括设置在电柜一侧的进风口以及设置在电柜另一侧的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为单向阀,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择一设在电柜的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动轴的多个曲轴结构为交错设置的。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电柜为圆柱结构,其风杯转动的直径为电柜圆柱结构端面直径的1/2-4/5,所述风杯外有具有网罩。
本发明通过风杯受到外界风力驱动转动,一方面带动活塞板上下往复活动,造成电柜内气压变化,进行排风和吸风,实现持续换热,另一方面,活塞板可带动转动轴持续转动进行发电,多个电柜作用于一根转动轴进行做功,可持续发电,发电效率高,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柜,2—固定座,3—转轴,4—风杯,5—活塞板,6—拉簧,7—顶杆,8—转动座,9—沟槽,10—转动轴,11—限位筒,12—驱动杆,13—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5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