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联动报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6228.X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2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沈汉标;王妙玉;童威云;吴宁泉;田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90 | 分类号: | H04W4/90;H04W4/14;H04L29/08;H04N7/18;G08B25/10;G08B13/196;G08B13/19;G08B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孙中华 |
地址: | 511434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智能 联动 报警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联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通过客户端绑定紧急按钮和安保装置;并在客户端上设置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报警推送对象信息和云端配置数据;根据云端配置数据通过物联网网关与云端平台相连接;
步骤S2:接收因触发紧急按钮所生成的报警事件指令,通过物联网网关将报警事件指令上报至云端平台,云端平台根据报警事件指令向安保装置下发联动指令,控制安保装置作出对应的报警操作;
步骤S3:采集安保装置的现场数据,通过物联网网关将现场数据上报至云端平台,云端平台根据报警推送对象信息发送报警短信至推送对象以提示用户查看现场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联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保装置包括摄像头、室内报警器和红外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联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推送对象信息包括至少一位推送对象的手机号码或通信软件账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联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客户端绑定紧急按钮后,在客户端内生成虚拟报警按键,用户触发虚拟报警按键生成报警事件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联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参数还包括短信参数,短信参数包括推送对象数量、推送对象优先推送顺序、报警短信的推送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联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短信包含有文字信息和快捷链接;所述快捷链接为预先绑定云端平台的页面地址链接或二维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联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4:接收关闭报警指令,并将其下发至安保装置中作出对应的关闭报警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联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平台与电子警察平台绑定,云端平台根据指令连通电子警察平台,向电子警察平台上传安保装置采集到的现场数据并请求支援。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联动报警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联动报警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62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