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室内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6365.3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1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11/64;G02F1/1333;F24F110/10;F24F12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室内 温度 自动 调节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室内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器和与处理器相连的温度采集模块、温度调节模块、红外感应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电源模块。本发明通过科学严谨的系统结构设计,对室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实现了对温度的智能自动调节,较好的满足了人员对室内温度的需求,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善了人员的生活水平,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具有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室内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温度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合适的温度下产品质量、产量会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一些药物的生产和存储需要在很低的温度条件下;食品的制造和存储也要在设置好的温度下才能保存;在农业大棚中对于环境温度的要求也很严格,大棚蔬菜的温度基本上要维持在一定范围的温度内。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对于温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人们需要一种能够检测温度变化的温度检测设备,它能够让人们能及时看到温度变化信息,反映温度变化情况,提示人们及时调整,让温度控制较好的为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服务。
温度控制系统常用来保持温度恒定或者使温度按照人们期望的范围变化,由于温度本身的一些特点,传统的控制模式由于其控制方法不太合理,不能及时的监测温度的特性变化等原因导致温度调节系统的性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智能室内温度自动调节系统,通过温度采集模块将温度数据发送至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将接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向温度调节模块发送指令,实现对温度的控制。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室内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和与处理器相连的温度采集模块、温度调节模块、红外感应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电源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接收系统内各个模块传递的数据信息并进行处理;
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对室内一定范围内的空间进行温度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中央处理器,同时,中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温度数据信息进行处理;
所述温度调节模块用于接收总控制器发送来的温度调节信息,开始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智能自动的调节;
所述红外感应模块能通过传感器智能感应到在一定范围内是否有人员的存在,并将感应到的信息数据及时的传递给中央处理器;
所述显示模块是液晶显示器,它由萤光管、滤光板、导光板、偏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模式晶体管等组成,主要显示测得的实时温度与设定的温度上下限;
所述按键模块主要实现对上下限温度的设置以及对电路的复位,室内温度自动调节系统中除了复位按键有它专门的复位电路,和专一的复位功能以外,其它的按键都是用开关的状态来设置控制功能或者输入数据;
所述电源模块控制器以及其它的外围芯片都是3.5V供电,所以需要将5V电压转成3.5V,使用常用的电源芯片进行转换。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能够智能感应识别出室内环境是否有人员存在,当没有人时,系统将自动停止工作,节约能源。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上还连接有手动控制温度的装置,人员可以因对不同温度的需求,自行调节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科学严谨的系统结构设计,不仅能根据温度的变化,智能调节温度的大小,而且还可以根据个人对于温度大小的需求,实时手动调节改变温度;对室内温度的智能调节模式和手动调节模式,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系统可以智能的感知室内是否有人员存在,当室内无人时,可以自动关闭,以此节约能源,提高了效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63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旋盘模具
- 下一篇:低凝柴油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