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支模架操作平台及其架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6497.6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5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左乾军;张云天;陈昌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18 | 分类号: | E04G3/18;E04G5/04;E04G5/16;E04G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大 跨度 悬挑支模架 操作 平台 及其 架设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支模架操作平台及其架设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悬挑钢梁以及与每根悬挑钢梁一一对应的卸载装置,以使悬挑钢梁和与其对应的卸载装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卸载装置包括辅助支撑杆和钢丝绳,辅助支撑杆件安装在悬挑钢梁的支撑点上或支撑点往锚固段一定范围内,在辅助支撑杆件上端配置有滑轮结构;钢丝绳的一端绕过滑轮结构与悬挑段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与锚固段连接,以使钢丝绳呈悬拉状态,将悬挑钢梁悬挑段受力载荷传递至锚固段的主体结构上;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可有效将架设支模架的部分载荷传递到主体结构上,减少大跨度悬挑钢梁的承载力和扰动,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施工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讲,尤其涉及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支模架操作平台及其架设方法。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屋面或以上有凸出外墙达2.5m的悬挑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跨度的悬挑结构作为支撑,传统的悬挑脚手架外挑长度较小,且仅承受平台自重、操作工人、少量材料和工具等较小荷载,遇高空大跨度悬挑、需承受自重和较大施工荷载时,常采用斜拉钢丝绳和下部斜撑卸载的方式进行处理。
但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上述两种卸荷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若采用斜拉钢丝绳进行卸荷,需在施工层上层搭建操作平台及预埋钢丝绳锚环,其施工工期延长,且支架架设高度增加,施工困难,施工成本较大且安全风险高;若采用下部斜撑,例如公开号为CN103821335A公开的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选择在架设平台的下一层设置支撑结构,采用下部斜撑进行卸荷,需提前预制材料整体构件,再将下部斜撑吊装至施工现场进行加固,材料制作成本高且斜撑时与脚手架交叉斜撑操作困难。由此,若遇见上述大跨度悬挑式支架架设平台往往会出现束手无策或技术方案操作复杂、施工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支模架操作平台,其目的在于从悬挑操作平台受力构件的受力特性入手,在悬挑钢梁上安装卸载装置,以使卸载装置与悬挑钢梁形成整体受力体系,卸载装置将架设支模架的部分载荷传递到主体结构上,减少大跨度悬挑钢梁的承载力和扰度,以适应高空大跨度悬挑、需承受自重和较大施工荷载,避免采用现有斜拉钢丝绳和下部斜撑卸载的方式所面临的技术瓶颈、施工困难等问题,便于施工,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潜力。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支模架操作平台,包括搭建在主体结构上的悬挑钢梁以及与每根悬挑钢梁一一对应的卸载装置,且所述悬挑钢梁和与其对应的卸载装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悬挑钢梁包括悬挑段与锚固段,所述卸载装置包括
一辅助支撑杆件,所述辅助支撑杆件安装在悬挑钢梁的支撑点上或支撑点往所述锚固段一定范围内,在辅助支撑杆件上端配置有滑轮结构;
一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绕过所述滑轮结构与所述悬挑段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锚固段连接,以使所述钢丝绳呈悬拉状态,将所述悬挑钢梁悬挑段受力载荷传递至锚固段的主体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辅助支撑杆件与所述悬挑钢梁焊接固定,其通过焊接在所述辅助支撑杆件和所述悬挑钢梁两侧的钢板将其固定在一起,以形成所述卸载装置的受力支点。
优选地,所述卸载装置的受力支点位于所述悬挑钢梁的支撑点往其锚固段方向500mm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悬挑段与所述锚固段的长度比小于或等于1:1.25。
优选地,所述钢丝绳与所述悬挑段的连接点设于所述悬挑段远离所述悬挑钢梁支撑点方向1/2-3/5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锚固段具有两处锚固点,其位于锚固段远离所述悬挑钢梁支撑点一端,所述钢丝绳与所述锚固段的连接点靠近两处锚固点;且所述锚固段上的钢丝绳连接点与所述悬挑钢梁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悬挑段上的钢丝绳连接点与所述悬挑钢梁支撑点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6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次亚磷酸废水的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含呋喃环的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